共2611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上周末,《澳洲人报》发布了Newspoll为其独家做的最新民调结果。

根据这份调查,反对党联盟党在两党偏向票中领先工党,支持率为51%对49%。

自上次大选以来,工党的支持率下降了3.1%。

在初选票方面,联盟党的支持率为38%,而工党的支持率降到了31%,这是工党在初选票上支持率的历史最低点。


看起来,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政府可能会失去选民的支持,而反对党领袖达顿有很大机会成为下一任总理。

而根据YouGov对4万多名澳洲选民的调查,最新的多层回归与后分层(MRP)模型显示,如果现在举行大选,联盟党可能会赢得大约73个席位,最低可能获得65个席位,最高甚至可以达到80个席位。

根据YouGov的估算,工党目前的首选票支持率为29.1%,如果这一结果出现在大选日,这将是自20世纪30年代工党分裂以来最低的支持率。

就两党偏向票而言,联盟党的支持率为51.1%,工党为48.9%,这意味着选民的支持率自上次大选以来出现了3.2%的波动。

两个机构的民调都清楚地表明,达顿很可能成为下任总理!

工党方面也是在竭尽全力的做着最后努力!

最近几天,澳洲有超过12,500人正式成为澳洲公民,而澳洲内政部长 Tony Burke 疑似频繁现身入籍仪式,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反对党质疑,工党此举是在“抢票”,试图在边缘选区拉拢更多支持者。

数据显示,在这批新公民中,原籍印度的人数最多,接近 2,400 人,其次是新西兰(约 2,000 人)、英国、菲律宾和中国。

按照澳洲法规,上述入籍澳洲的新公民必须在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中参与投票。

据《每日电讯报》获悉的照片显示,在一些入籍仪式上,澳洲选举委员会(AEC)甚至通过大屏幕播放二维码,鼓励新公民尽快登记投票,并提醒他们的“权利和责任”。

反对党党魁达顿表示,工党政府需要就“合理的问题给出答案”。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联邦大选必须在今年5月17日或之前举行!

也就是说,距离决定澳洲未来的命运,还剩不到3个月!

澳洲这批人将影响大选走势

而在结果落地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澳洲大选的局势依然有可能改变!

Flinders大学政府学讲师Intifar Chowdhury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根据分析发现在2022年澳洲联邦大选中,女性和年轻选民是影响最终结果的两大关键群体。

根据1987年至2022年间的澳洲选举研究(AES)数据结果显示,女性和年轻人总体上更倾向于支持偏左的政党。

所以每次选举的政治环境都至关重要!

而在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性别与政治倾向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在许多国家,年轻女性越来越进步,而年轻男性,尤其是Z世代(1994年后出生)则有转向保守的趋势。这种现象在美国、中国、韩国和德国等国尤为明显。

不过,在澳洲,情况有些不同。

年轻女性正快速向左转,而年轻男性虽然也在往左靠,但速度较慢。

从几代人的整体投票趋势来看,澳洲选民确实有越来越左倾的趋势,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左右派的自我认知上,也反映在他们的联邦大选投票选择上。

在2022年的大选中,联盟党仅获得32%的女性选票,这是该党史上最低水平。

如果从年龄层来看,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的支持率更低,只有24.3%的人投给了联盟党,其中男性支持率为21.9%,女性为25.7%。


更年轻的Z世代(1997年及以后出生)中,联盟党的支持率稍微高一点,达到24.6%,但仍然很低。其中,男性支持率为34.0%,女性仅19.8%。

从理论上讲,女性向左转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教育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女性进入专业工作岗位,以及女性更容易接受女权主义思想。

尽管澳洲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后工业化、平等主义的国家,但社会上仍然存在很多性别不平等和歧视问题,这也是推动女性政治立场左倾的重要因素。

而年轻男性的左倾则与更自由、更平等的成长环境有关。

此外,澳洲并没有像特朗普那样的政治人物来鼓动极端保守或反女权情绪,这让保守观点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不过,年轻人的左倾趋势不仅仅是个性别问题,更是一个世代问题。

这个代际变化非常重要,因为2025年的联邦大选将是澳洲历史上第一次,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选民总数超过婴儿潮一代,成为主导选票的群体。

可以预见,未来的澳洲政治,将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影响。


另一个关键点:选民的投票决定越来越受到政策议题的影响。

研究数据显示,48%的澳洲选民表示,政策是他们投票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其次是政党归属感(29%)、政党领袖(14%)和当地候选人(9%)。

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54%的选民表示,政策议题是他们选择投票对象的最重要因素。

其他可能影响投票行为的因素,包括:

  • 社会经济因素(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社会阶层、是否拥有房产、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

  • 家庭影响(父母的政治倾向)

  • 社交圈因素(是否信教、是否是工会成员)

  • 选举环境(选民认为哪些议题最重要)

选民的投票选择其实很简单:他们会投票给那些能解决自己最关心问题的政党。

  • 关注利率、税收或经济管理的选民,通常会支持右派政党(比如联盟党)。

  • 关心医疗、医保(Medicare)和气候变化的选民,则更倾向于投票给左派(比如工党、绿党)。

  • 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和社交圈也会影响选民倾向:高学历、工薪阶层、不信教、以及加入工会的选民,更容易支持左派政党。此外,成长于左倾家庭的选民,也更有可能继续支持左派。

虽然男女在这些影响因素上的表现有所不同,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


第三点,选举所处环境也极其影响民众选择。

比如,1998年消费税(GST)是选举的核心议题,但到了2004年以后,它基本不再被提及。

近几年,环保、医疗和医保成了选民最关心的议题,这让工党和绿党占据了优势。

但到了2025年,生活成本(包括日常开支、利率、房价)已经成为本轮选举的核心问题。

澳洲老移民都认为,联盟党是更擅长管理经济的政党。

但在分析2022年大选数据后发现,相比2019年,认为联盟党在经济管理上最有优势的选民比例有所下降。

更有意思的是,在过去五次选举中,这是第一次有多数选民认为工党的移民、难民和庇护政策更符合自己的观点。

这些议题历来被认为是联盟党的“强项”,如今工党正在占据主动。

对联盟党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但对工党来说,挑战同样不小:他们既要稳住年轻、进步派选民的支持,又要让更广泛的选民相信他们能解决经济问题。


结语

如今,选民越来越不愿意死守某个政党,党派忠诚度在下降,独立候选人的吸引力也在上升。

面对选民的多变,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反对党领袖达顿都需要想办法向选民证明,他们才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人。

澳洲未来,即将迎来最关键时刻!

在这场充满变数的政治博弈中,谁能赢得民心,谁将掌舵未来的澳洲!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21

02-2025

20

02-2025

19

02-20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