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文/江宥林 李东旭 陈畅)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近三年,有关就结束俄乌冲突开展谈判的消息愈加引人关注,但谈判能否举行、进程如何等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专家认为,结合近期各方动态,俄罗斯如何看待与乌方谈判、乌克兰能否在谈判中维护自身利益和美国将怎样推动谈判举行,是影响俄乌冲突谈判的三大关键变量。

变量一:俄罗斯如何看待与乌方谈判?

俄罗斯如何看待与乌克兰谈判,是这场谈判能否举行的重要变量。

俄总统普京、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俄外长拉夫罗夫等俄方人士多次表示,愿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但泽连斯基作为乌总统身份的合法性遭到俄方质疑。

普京1月28日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鉴于泽连斯基是“非法”总统,他无权代表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任何文件。佩斯科夫2月18日表示,考虑到泽连斯基执政的合法性存疑,其签署相关协议的合法性需要认真讨论。

有专家表示,俄方拿泽连斯基总统身份合法性问题“做文章”,意在占据舆论有利位置,从而谋求在未来谈判中的主导地位。另有分析称,俄方此举是想拖延时间,因为目前战场形势对俄有利,如果乘机扩大战果,有可能在谈判桌上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

有迹象表明,泽连斯基总统身份合法性问题并非举行俄乌谈判不可逾越的障碍。佩斯科夫2月18日说,普京曾多次表示如有必要,愿意与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乌方人员谈判。他还表示,加入欧盟是乌克兰的主权权利,但俄方反对乌克兰加入军事联盟。

一直以来,俄方坚持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确保不结盟、中立和无核地位,消除包括北约东扩在内的西方对俄安全长期威胁等诉求。同时,一旦谈判举行,俄方将关注达成的协议能否得到忠实履行。

俄政治学家马尔科夫表示,有关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提议不能沦为像明斯克协议那样的结果,即只是“休战”一段时间。这将是莫斯科对和平协议的重要诉求,否则冲突有卷土重来的风险。

变量二:乌克兰能否在谈判中维护自身利益?

乌克兰能否维护自身谈判参与方地位、能否获得需要的安全保障,是影响俄乌谈判进程的另一大变量。

2月12日,美俄元首就结束乌克兰冲突等问题进行通话。一些专家认为,美俄可能“撇开”乌克兰,就结束冲突举行双边谈判。

设在柏林的智库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认为,普京不会与泽连斯基或欧洲谈判,只会与特朗普单方面会晤。因为在俄方看来,俄乌冲突的根源和延续的责任在美国,只有解决根本问题才会停火,泽连斯基是随时可被抛弃的“工具人”。

乌克兰正在竭力争取参与谈判的权利。在2月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泽连斯基表示,他愿与普京会晤,但前提是乌克兰与美国、欧洲就如何结束俄乌冲突达成一致。2月17日,正在阿联酋访问的泽连斯基说,如果乌克兰没有参与谈判,乌方不会承认美俄达成的任何协议。俄罗斯军事专家明加列夫认为,西方要求基辅举行某种形式的选举,以赋予国家元首合法性,泽连斯基感觉自己执政时日无多,欲借助愿与普京对话的姿态和对俄强硬果断的态度来摆脱困境。有专家表示,尽管美俄领导人通话、美俄官员利雅得会谈等事件对乌克兰在谈判中的重要性造成冲击,但乌克兰毕竟是俄乌冲突当事方,被完全排除在谈判之外的可能性较小。

有分析称,乌方当前最主要的停火条件是获得充分的安全保障。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如果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则需要一支150万人的军队提供保护。2月15日,泽连斯基呼吁组建“欧洲武装力量”,并称乌军可以成为该军队的基础。

观察人士认为,在美国不愿为乌提供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乌克兰获得可靠外援变得愈加困难。俄罗斯政治学家布洛欣表示,欧洲在未来几年会继续支持乌克兰,这是泽连斯基“最后的希望”。随着俄军在战场继续推进,当欧洲意识到乌克兰已成为一项消耗殆尽的战略资产时,就会停止对乌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有乌克兰官员认为,为结束俄乌冲突,乌方将做出妥协。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基辅市长克利奇科2月11日在“乌克兰战争和重建中的民主持续性”论坛上说,乌俄冲突有可能在1-2个月内以乌克兰“痛苦的妥协”结束,和平条件尚不清晰,但可能对每个乌克兰人来说都会“非常痛苦”。

变量三:美国将怎样推动谈判举行?

特朗普多次表示,要结束俄乌冲突。在推动乌克兰问题谈判过程中,美国对俄、乌、欧采取了不同做法。

对俄罗斯,美方选择“热处理”。自特朗普与普京2月12日通话以来,俄美互动愈加活跃。特朗普2月16日说,他将“很快”与普京会面。2月18日,美俄官员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谈,开始讨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可能性等问题。

专家认为,美俄恢复对话并达成通过谈判实现乌克兰危机长期解决的共识,为开启俄乌谈判乃至实现停火止战注入正向因素。但美俄互信基础薄弱,目前双方释放出的积极信号还远不足以保证上述目标顺利实现。

对乌克兰,美方采取“泼冷水”。在未事先通知乌方的情况下同俄方进行元首通话,又在几天后同俄官员举行双边会谈。美方还在对乌派遣军队、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上持否定态度,并试图通过获取乌矿产资源得到更大利益。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援引美国退休情报官员里特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观点称,在没有乌克兰参与也没有停战协议的情况下,美国与俄罗斯进行对话的举动是特朗普有意为之,目的是迫使乌克兰“乞求和平”。另有分析称,美国对乌态度是“欲擒故纵”,让乌方产生“被抛弃”的不安全感,从而选择让渡矿产资源开发权等更大利益来向美方寻求援助,并且更加急切地走上谈判桌。

对欧洲,美国则是“唱反调”。美国将对乌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甩”给欧洲,宣称将欧洲排除出乌克兰问题谈判,对欧盟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民主、移民等问题抨击欧洲等等。

一些政治专家表示,美欧之间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分歧表明,跨大西洋关系走向终结,美欧开始分道扬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认为,一旦美国开始与俄罗斯的谈判进程并宣布愿结束军事行动,欧洲就必须跟随美国,因为布鲁塞尔无法为基辅提供足够的防御潜力,乌克兰也无法独自取胜。

但最近,美国在欧洲参与乌克兰问题谈判上的态度有所转变。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月18日表示,为结束冲突,各方都必须做出妥协,“欧盟方面也将在某个时刻参与谈判,因为他们也实施了制裁”。

就俄乌冲突谈判前景而言,多名专家认为,俄乌冲突成因复杂,矛盾尖锐对立,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各方都满意的协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