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作为主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粮食之一,难以想象都21世纪了,日本还在高呼“吃不起大米”。



日本东京一家连锁超市

有媒体报道,截至1月27日,日本的米价相比2024年6月的时候暴涨了近82%,平均价格也在35元人民币一斤



新浪财经2025-02-1821全球观察丨日本米价大涨82%!日政府宣布投放储备米,通胀飙升会否加速央行加息步伐?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超市却在上演“消失的大米”,为了缓解大米危机,日本政府拿出21万吨压箱底的政府储备米来救急



一包10斤的大米税后价格超过200人民币在日本已经屡见不鲜

那么日本为何会出现“米荒”呢?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日本米价和通胀数据

日本大米危机

如果要问现在最贵的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可能都会是:黄金最贵,官方媒体2月20日报道,金饰价格已经逼近900元大关,这个价格普通收入的家庭都有点买不起了。



杭州日报有关报道

然而,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买不起的可不止是黄金,还有大米,截至1月27日,日本每五公斤大米的价格都要花费5000日元才能买到,折合人民币是35元一斤

日本民众掏了掏自己空荡荡的口袋,直呼“买不起”,即便是这样,日本超市的大米还是一度出现了限购、断供的情况。



日本超市中贴出的大米限购告示

大多数日本超市的大米都在上架几分钟之后就被抢购一空,去的晚一点,或者手速慢一点,就会买不到大米,有人调侃,日本超市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消失的大米”。

日本的大米价格持续走高,日元贬值,日本民众的生活成本被拉高,一些低收入的家庭,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只能转向吃荞麦面等“平替”。



按时间对日本5千克大米平均售价的统计

这场“大米危机”同样让日本的餐饮行业收到了波及,日本的饭团、寿司中主要用到的就是大米,大米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增加商家的经营成本

此外,鸡蛋、肉类等农林水产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36.2%,食品的成本也上涨了2.9%,部分餐厅只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成了最大的“怨种”。



日本市场上流通的大米数量变化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是近期才出现,而是从去年夏天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日本米价暴涨的原因

去年夏天,日本的遭遇了创记录高温的情况,导致大米的品质下降,一等米的占比从往年的80%骤降到了61.8%。



东京一家超市出售的大米

再加上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减产保价”,还通过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户将水田改成种植其他农作物,这直接导致了2023年的大米产量创下历史新低

日本农户数量较1970年减少85%,现存70万农户平均年龄68岁,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尽管2018年废除“减反政策”,但政策惯性导致市场调节能力薄弱,难以应对突发冲击。



日本农民并未因米价高涨获得更多的收益

有知情人士爆料,日本农户收获的大米都会被农协或者收集公司统一收购过去,加价倒卖,中间商层层加价,最终流到消费者手中的大米价格就被推高了。

奇怪的是,去年日本的水稻产量远远高于前一年,可收集公司收购的大米数量却直接减少了21万吨,甚至还出现了有西装革履装扮的人,不惜高价上门收购。



央视有关报道

这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这样精明的商人预见了日本会出现“米荒”,所以早早便开始作打算。

雪上加霜的是,在日本境内“闹米荒”的时候,前往日本观光的游客数量,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3倍,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央视报道日本大米价格上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米价暴涨是政策失灵、资本逐利与气候危机的复合产物,其本质是粮食安全体系的结构性崩溃,那么日本政府难道就任由事态发展吗?

日本政府的应对方式

眼看民众的怨言越来越大,事态越来越不受控,日本政府终于决定出手干预了,2月14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宣布,拿出政府的压箱底的大米来救急。



保管日本政府储备米的福岛县矢吹町仓库

数量共计是21万吨,但是要分两批投放,第一次最早会在3月份投放,第一次的分配是15万吨,后续分配视情况而定。

日本政府这次的做法备受争议,因为它并没有第一时间把储备米拿出来救急,这或许恰恰表明日本政府不重视民生问题,就算是储备米不够,花钱去别的国家进口一些也来得及。



日本大米

可他们偏偏就是等事态如此严重了,才动用储备米,正因如此,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有81.3%的受访者都表示政府拿出压箱底的大米太迟了,这印证了那句:“迟来的深情,比草都轻贱”

让人意外的是,日本政府投放的储备米有5万吨都是去年收获的陈米,消费者和商家一致表示了不满,可日本专家却建议他们把新米和陈米混在一起,来提升口感。



央广网2025-02-21大米风波暴露日农业政策问题

话说回来,就日本如今的情况,大米也是一种“奢侈品”,能吃上米就很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