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时候,我们跟兄弟姐妹,穿同一件衣服,玩同一个玩具,十分亲密,长大了之后,我们可能相互扶持,出钱出力,两肋插刀,但是人心难测,也有的家庭里,兄弟姐妹,反而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人,这都说不准的,那么,我们跟兄弟姐妹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到底是什么?其实,你可以参考这3种方式,不让自己吃亏、受欺负。
其中一位中年人现身说法:“兄弟姐妹之间,处好了就是亲人,处不好就是仇人,他们也会见不得你过的好,尤其是父母走了以后,很多因矛盾、利益关系情感破裂的兄弟姐妹,有的早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了。”,也有老年组有别样的感叹:“年轻的时候穷,兄弟姐妹多了,加上父母偏心,难免产生各种矛盾。老了再见面,感觉彼此还是生命中很亲的人,血缘是挡不住的。”
大家说的都是现实,这几个说法应该是生命的某个阶段的有感而发,所以对于手足之情的理解也不同,客观而言,除了父母和儿女,世界上最亲的、有血缘关系的就是自己兄弟姐妹了,除了血缘以外,兄弟姐妹之间还有很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要一起分担和承受。
所以对于有兄弟姐妹的人来说,手足之情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那怎样才能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呢?传统的思想中,大家都认为父母是兄弟姐妹最好的粘合剂,所以逢年过节大家一起去父母家聚个餐、吃个饭,不失为最好的情感联络和相处方式,即使当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能够定期聚聚,也是一个维系感情的很好的方式。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兄弟姐妹最好的相处方式,不是聚会、吃饭,而是这两个定律,即“鸡群定律”和“三七定律”,如果能遵循这两个定律,兄弟姐妹关系,不论到多大年纪都坏不了。
神奇的“鸡群定律”,所谓鸡群定律是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总结,得出的一项心理定律:心理学家经过观察发现,一群鸡在一起的时候,通常是不会扎堆的,它们会保持一定距离,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
如果其中一只鸡离别的鸡太近,其他的鸡就会马上攻击它,并且试图拉开距离,而一只鸡如果离鸡群太远,其他的鸡就会集体孤立它,不理睬它,所以只有保持特定距离时,这群鸡才会相安无事,这个定律,后来经常被社会心理学家用在人际关系上面。
兄弟姐妹的相处,有一条大忌,是要避开的:那就是不尊重对方,其实,很多兄弟姐妹的界限,十分模糊,这也是长期的亲近,所导致的,然而,人在成年之后,自我意识增强,还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要忙碌,这个彼此之间的界限,一定要有,否则很容易,把关系搞砸。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兄弟姐妹,在没有成婚的时候,可以彼此参谋,对方的感情生活,但是一旦结婚后,有了小家庭,这时候,如果还肆意评论,对方的小家庭,指点对方该怎么相处。那么,这势必引发不小的矛盾,配偶们和子女们,必然十分不满意,这,就是彼此的边界线,模糊了,所导致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打破兄弟姐妹的边界。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边界,这是关系长久,所必须的一个前提。
现实里,如果你为兄弟姐妹之事,而感到愁苦,那么很显然,这段人际关系,并不适合你,你也没必要强求了,多结交适合你的朋友,就可以了,比如说,有些人,明明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是贪婪的角色,相处很不好。
但是,他还不懂得远离,不懂得发展其他的朋友关系,这就是头脑不清,给自己带来持续的伤害,成年的兄弟姐妹,跟幼年时的很不同,那么游戏规则,自然应该不同了,遵守彼此的边界,区分对方的人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则,可以把你,从糟糕的兄弟姐妹关系里,解救出来。
无往不利的三七定律,成年的兄弟姐妹,跟幼年时的很不同,那么游戏规则,自然应该不同了,遵守彼此的边界,区分对方的人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则,可以把你,从糟糕的兄弟姐妹关系里,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