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8日,当白宫特使与克里姆林宫特使在沙特“推杯换盏”之时,欧洲各个国家已经被“摒除”在谈判外。

这时欧盟总部罕见沉默,彻底揭开了所谓“跨大西洋团结”的遮羞布,哪怕欧洲国家再“献媚”也没有用。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深夜飞抵中东,其目的地却不是举行“和谈”的沙特。

那么美俄密谋“分蛋糕”,是否证明欧洲被彻底踢出牌局?而泽连斯基又前往中东干什么呢?



1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及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踏上了飞往利雅得的飞机,据悉此行对于俄罗斯非常重要。

这一行程早在日前特朗普和普京打电话后就已经基本确定,此行正是为了“重塑”美俄之间的关系,并就俄乌冲突谈判的工作进行准备。

不过此消息一出,率先令一众舆论“好奇”的不是俄乌将如何进行谈判,而是为何美俄要将“会谈地点”定在沙特?

其实究其原因,之所以沙特能让这两个核大国的谈判代表聚首,甚至有可能在此创造“历史”,其中暗藏三重玄机。





第一重玄机,沙特将是未来能源“合作或暗战”的枢纽国家,因为它正是OPEC+核心国家,这一组织可以有效“制约”美俄两国的过分想法。

虽然特朗普自上任初期就高呼要让“美国传统能源重新崛起”,并呼吁降低石油价格,但OPEC+仍然在考虑推迟原定于4月开始的增产计划。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急需一个“通路”来重新打开俄罗斯对美西方出口“减产”的现状,此地“恰好”可以撮合美俄想要的新时代“全球能源版图”。

第二重玄机在于沙特一直以来对美俄均保持畅通的交流和防务合作,也足以让美俄两个大国在此安心“密谈”。

(鲁比奥在沙特)



如日前沙特首相曾对特朗普表示今后将继续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同时在美西方对俄“深度制裁”的情况下,沙特也一直与俄罗斯进行正常的经贸合作。

这才导致我们能在沙特看到美制“爱国者”与俄制S-400并肩而立的“独特场面”,也证明了沙特足以成为两国交汇的重要地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重,针对“俄乌冲突”,沙特既不是直接相关方,也与各方没有明确的利益冲突与分歧,所以“中立”就成为沙特主持会议的“重要标签”。

不过当看明白为何选择沙特后,问题也就变成了另一个,日前在乌克兰明确表示希望“俄乌美欧”四方会谈的名单里,欧洲去哪了?



其实早在特朗普对俄乌两国领导人通话呈现“温差”状态后,欧洲就已经担心自身或许会被踢出“棋盘”。

所以13日欧盟直接强调道,只要涉及到乌克兰与欧洲安全问题,欧方必须参与,而且“没有欧方”的协议不会予以认可!

但48小时之后,美国就拿出了自己的态度,特朗普指派的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公开表示,美国不需要欧洲国家参与谈判。

甚至在近来火爆的德国慕安会上,凯洛格又再次重申,表示欧洲直接参与俄乌谈判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算是直接准备将欧洲“踢开”。



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表示17日要召集紧急峰会,联合欧盟成员国以及英国新任首相斯塔默,就“美国排欧”问题进行探讨,可见其已经彻底“急了”

之所以欧洲会沦为看客,从“盟友”变成“弃子”,其实脱离不开这三重压在整个欧洲身上的“大山”。

从军事依赖的角度看,时下欧洲根本凑不齐完整的军队,像是德军主战装备完好率连一半都不到,所以只能沦为美国“附庸”。

怪不得特朗普多次要求欧洲增加防务预算,在慕安会上北约秘书长强调此事的时候,台下欧洲代表全部“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欧洲在巴黎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



从经济问题的角度看,对乌援助掏空的不只是欧洲的武器库,还有资金库。像德国就至少付出了超过280亿欧元的资金,获得的不过是国内的“哀声哉道”。

最后是欧洲的话语权崩塌。

以本次18日举行的“欧洲小会”来看,法、德、英、意、波兰等国领导人仍然在对是否于“维和框架”下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一事“反复掰扯”。

统一性的缺失,早就注定了欧洲国家“拧不成一股绳”,所以话语权越来越小也就成为如今欧洲在国际社会的现状。

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将欧洲当作“小弟”并且不愿意其上桌“分一杯羹”,也就不会令人感觉到特别意外。





不过不管欧洲如何思考,至少美国认为俄乌冲突和谈的进程已经在前进之中,俄罗斯大概率也是这么考虑的。可重点在于乌克兰也是这么想的吗?

就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宣布将在沙特举行美俄高层会晤的几个小时后,泽连斯基的顾问就公开表示乌克兰不会去,理由在于“谈判桌上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不过16日,乌克兰代表团还是踏上了前往沙特的飞机。当然这一“反转”并不代表泽连斯基“回心转意”,反而更像是一种“听听看你们在说什么”的监督。

之所以会如此认为,在于近来泽连斯基的两大表现,或许证明了其已经有从“棋子”变作“棋手”的考虑,并准备“掀桌”。



其一,针对此前美总统特朗普提出要“拿走”乌克兰50%的关键矿产,才能获得美国接下来对乌的支持一事,泽连斯基“反悔”了。

15日,泽连斯基不仅以“未提供安全保障”且“不符合乌克兰利益”公开拒绝了这一提议,而且还是在慕安会这个公开场合表述,算是直接“打脸”特朗普。

其二,泽连斯基踏上了前往中东的飞机,但目的地不是沙特而是阿联酋,彰显出他和欧洲一样,都有在“俄乌谈判”问题上“另起炉灶”的心思。

2月16日,乌总统泽连斯基亲口确认已经抵达阿联酋,并将正式开启访问行程。据其表述,此行“最大”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阿联酋斡旋从而达成“交换战俘”的协定。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侧面猜测”的话,那么泽连斯基这则最新的公开表态,可以算是将乌态度“一锤定音”了。

在17日时候,俄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务卿鲁比奥都已经抵达沙特之际,乌总统泽连斯基直接宣称“绝不承认”此次谈话所达成的任何协议。

并且泽连斯基还“酸溜溜”的表示,这场美俄“分蛋糕”的会谈不会取得成果。就算日后他询问乌代表团“与会内容”,也绝非出自“关心”而仅仅因为“兴趣”。

归根结底,俄乌两国才是当事方,既然乌克兰对于“沙特密谈”表现的兴趣缺缺,就算美俄拿出方案也属于“大打折扣”,俄乌重归和平的希望可能来的没有那么快。



至于欧洲,如果不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开始真正的“独立自主”,那么俄乌谈判被“踢开”也绝非孤例,未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上演。

参考资料:

光明网《俄美今日开谈 谈什么?为何选在沙特?乌欧又在“焦虑”什么?》

金融界《无视特朗普降油价呼声 传OPEC+考虑再次推迟4月增产计划》

环球时报《英媒:美将欧洲排除在俄乌谈判之外,马克龙试图召集斯塔默等欧洲领导人举行紧急峰会》

环球时报《新华简讯|欧洲多国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

界面新闻《美国特使称乌克兰问题谈判不用欧洲参加》

观察者网《德军2017年度备战报告:主战装备完好率不足一半》

上观新闻《最新!乌克兰代表团抵达沙特》

环球网《改口了?泽连斯基拒绝美“矿产协议”,美方回应:缺乏远见》

界面新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阿联酋》

观察者网《美俄谈判今日开始,泽连斯基:没参与、不承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