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综合报道,台媒引用路透报道指出,台当局赖清德正考虑向美国采购70亿至100亿美元(约新台币2293亿至3276亿元)武器,妄图以此换取美军“助台”。这一消息,再次将赖清德当局“以武谋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赖清德刚宣布要把台湾地区防务预算提升到GDP的3%以上,转头就传出要花大价钱向美国买武器。之前还有英媒消息称,赖清德当局准备拿出上百亿美元资金,采购包括60架F-35战机、4架E-2D鹰眼预警机、10艘退役神盾军舰、400枚“爱国者”导弹,以及岸防巡航导弹与“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等装备。这些军购消息可不是空穴来风,台军方官员也承认,台美双方确实在协商军购的事儿。



赖清德(资料图)

赖清德当局这么积极军购,背后的心思可不少。一方面,是想给美国新政府递“投名状”。特朗普在大选前就多次提台湾安全议题,还喊着台湾防务预算得达到GDP的10%。赖清德想通过大规模军购,让特朗普更明确地表明“对台承诺”,说白了就是想让美军“罩着”台湾。另一方面,之前台当局向美国买的一些武器,美国一直没交付,赖清德想靠这次军购“示好”,让美国尽快把“被扣”的军火交出来。还有,特朗普政府更看重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也就是台积电的价值,赖清德想通过军购改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给美国交“保护费”,换美国的“保护”。

不过,赖清德想靠军购达成目的,哪有那么容易。美国的胃口可大着呢,就算台当局给了百亿美元的军购大单,美国也不会满足,肯定还会盯着台积电的资产。而且,美国军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除了给台湾生产武器,还得给其他客户供货。再加上大陆不断加大对参与对台军售美国企业的反制力度,美国想早点把武器交给台湾,也没那么简单。

岛内民众对赖清德当局的军购行为也不买账。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就说,想靠军购解决台美贸易严重逆差,这根本不现实。国民党“立委”李彦秀质疑民进党当局绕过正常程序,急着将军费提升到GDP的3%,违反预算编列原则。民众党“立委”林忆君觉得,赖清德不是第一次通过所谓“知情人士”放军购消息试探风声,这就是民进党当局和美国演的一出戏,想配合美国提高防务预算,吸引美国的关注。

更讽刺的是,这边赖清德当局大搞军购,那边台湾艺人王大陆等多人被爆涉嫌逃避兵役。台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就指出,现在台湾部队缺兵严重,买再多武器也没用,没人操作只能闲置,而且现代武器更新换代快,等招来兵,武器可能都过时了,纯粹是浪费钱。



美舰(资料图)

从解放军的角度看,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这让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坐立不安。解放军把“战争预演”融入日常训练,行动频率和范围大幅增加,战机巡航、军舰巡逻常态化。这让美军分不清解放军的行动是演习还是实战预演,美军情报分析系统都快瘫痪了。以前美军能通过解放军行动规模、频率判断意图,现在根本不行了。而且解放军行动范围扩大,从台海到南海,美军情报系统得分散精力应对,长此以往,等真打仗了,美军可能反应不过来。

美军在台海问题上还面临军事部署的难题。要是台海爆发冲突,可能一两周就结束战斗,美军反应时间短。增兵台海吧,会加剧局势紧张,还可能遭解放军更强硬反制;不增兵又怕局势突变时来不及介入。这反映出美军在台海问题上主动权在丧失,随着解放军军事实力提升,美军优势不再。



特朗普(资料图)

解放军在台海地区军事存在强大,海空力量足以掌握主动权。解放军现代化不只是武器更新,战略战术运用也很灵活。通过持续军事行动,解放军向台湾民众传递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的信号,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战略让美军难以应对,因为解放军行动处于“灰色地带”,既不是明确战争信号,也不是单纯演习,美军既不能忽视,又不好有效应对。

赖清德当局“以武谋独”,妄图靠向美国交“保护费”换美军“助台”,这是自不量力的幻想。在两岸统一的大势面前,任何“台独”行径都注定失败。解放军有能力、有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赖清德当局的所作所为,只会把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境地,最终自食恶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