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两种不同的武功理念。
顾名思义,前者一般以速度、力量为先声夺人,以争取主动,最终战胜对手,后者等对方先动手,寻敌破绽,攻敌之所必救,但求一击而中。前者以降龙十八掌最为出名,后者则以独孤九剑为代表。
这样的场景在新能源车市中也频频出现。比如,新势力品牌曾经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凭借先发制人,推出新产品、新技术,率先培育市场,占领用户心智,实现了对传统大厂的突围;而部分传统大厂则是在经历市场阵痛期后,对于新势力品牌是取长补短,也逐渐站稳了脚跟。
更典型的例子是,此前在智驾领域并无太多建树的近日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此重磅消息一出,了解行业的和不了解行业的群体都狂欢了。前者,比如业内竞争对手,开始用各种形象的比喻来抬高自己,贬低比亚迪;后者则是大呼比亚迪加量不加价,又一次掀了桌子。
比亚迪
我们可以把华为、视为先发制人的代表,它们使出了刚猛无敌的,率先在江湖上树立了名头,而比亚迪则是后发制人,祭出了太极拳,加量不加价,让对手猝不及防。
小鹏
降龙十八掌
从情感上说,华为和小鹏通过自己前期的技术拓荒,辛苦培育了智驾市场,有着绝对的权威,而比亚迪的做法则有些偷袭珍珠港的意思,凭借自己的产销规模的优势,用一招全系标配来收割市场,确实有坐享其成的嫌疑,但是从智驾平权的角度来说,此前的智驾系统都是卖钱的,高阶版本好几万,低阶版本好几千,搭载的车型都不便宜,而比亚迪现在却做到了7万以下的车型都能搭载。这对于普及智驾极为有利。
但是,先发优势也好,也罢,两者并没有谁优谁劣之分,最终看的是哪个效果。就如赵本山那句名言,不看广告看疗效。最终还是看产品说话!
后发制人
先发后发,两者不分优劣
这样的例子还体现在换电领域。
说起换电,它是绕不开的标签之一。作为如今主流车企中为数不多的主打换电的品牌,蔚来自从发布首款车型ES8以来,就推出了换电业务,以此来缓解用户的补能焦虑。蔚来也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投入了数十亿的资金,打造换电体系。即使,很多品牌推出了800V高压充电技术,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实现充电80%。蔚来的3代换电站,最快的换电速度为3.5分钟,甚至比加油还快。
蔚来汽车
2024年底,宁德时代宣布启动巧克力换电生态。一石激起千重浪。业界普遍认为这将对蔚来的换电业务形成冲击。这倒不是因为宁德时代作为全球电池产业龙头的身份——有资金实力,有技术底蕴,还有众多的客户资源,而是宁德时代正在把换电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模化。比如电池接口有统一标准。可以通过丰富的电池尺寸,把小型车和紧凑级车都能囊括进来。相反,蔚来换电站电池包的尺寸比较大,适用性方面较差。
从应用层面来说,作为后来者的宁德时代显然更有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蔚来此前的付出。而且,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宁德时代入局换电,极大拔高这个市场的上限,蔚来也会在竞争中受益。
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
至此,我们作为新能源转型的亲历者,应该能深刻感受到一个深刻且朴素的道理,即在发展路径上,先行者有先发的优势,后进来的有后来者居上的捷径。先行者可能会马失前蹄,也有可能枯木逢春,比如和、小鹏汽车;后来者也有可能抓不住机会,还有可能厚积薄发。前者就不举例说明,后者比如、,最近几个月都保持着上升发展通道。
哪吒汽车
零跑汽车
阿维塔
岚图
新能源领域,我们可以按照既有的行业规律来判断趋势,有的时候也要接受黑天鹅事件。原因在于,此前燃油车时代,各家品牌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风格各异。比如德系相对来说比日系硬朗,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操控驾驶,都是如此;日系品牌的特点是更加耐造省心,这一点从使用成本上就能有所体会;而美系主打的就是大排量肌肉男,原因在于美国资源丰富,对节能减排根本就没有概念;韩系车为了能在和德美日(参数丨图片)的口中撕掉一口肉,必然要主攻性价比。
新能源转型则不一样,此前的一切规矩都被打破,重建新的游戏规则,打造新的产业形态。比如燃油车时代,车企注重在发动机、变速箱领域的研发,讲的是机械素质;新能源时代,品牌的关注点变成了三电研发、尤其是电池方面,还有智能化领域。燃油车时代的研发周期是5年以上,新能源时代则变成了两年,有些品牌甚至做到了一款车更新三次。这完全就是颠覆啊!
《封神演义》里通天教主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并非是线性的,很多时候是跳跃性的。此前,在“蔚小理”的排名中最后,2023年爆发,成为新势力的头部;零跑汽车此前一直默默耕耘,2024年下半年突然崛起,月销量连创新高。如今已经接近盈利;此前一向高调的哪吒汽车却在2024年底突然熄火,陷入经营困境。
理想汽车
在这样一个“重立地水火风”的时代,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到,谁都预料不到。能做的就是先卡住生态位再说。
百姓评车
回到文章开头,先声夺人的降龙十八掌和见招拆招的独孤九剑都是顶级的武功心法,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要能克敌制胜就行。新势力和传统大厂的竞争也同样如此,谁有先发优势,谁有底蕴深厚,这同样也不分胜败。从这一点来说,消费者在意的是谁家能提供满意且放心的产品,而不是看它是什么样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