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自创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高调宣布:“拥堵收费已死,曼哈顿和整个纽约都得救了,国王万岁!”
短短几小时后,白宫官方账号在多个社交媒体上,同步转发这条推文,并附上一张精心设计的图片——特朗普头戴金色王冠,背景是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左下角赫然印着“国王万岁”(LONG LIVE THE KING)。
一、民主党称特朗普此举是“政治报复”
这张图片被刻意模仿《时代》杂志封面,但“TIME”一词被替换为“TRUMP”,暴露了其伪造的本质。然而,特朗普团队对此毫不在意。他们深谙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争议即流量,符号即权力。
这场“自封国王”的戏码,不仅是对纽约拥堵费政策被叫停的庆祝,更是对“强人领袖”形象的又一次精心包装。
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天,特朗普还在一则关于乌克兰的贴文中,指责泽连斯基是“未经选举的独裁者”,并威胁“若再不行动,乌克兰将不复存在”。
特朗普一边对外高举“反独裁”大旗,一边对内自诩“国王”,这种双重标准将特朗普的政治表演推向了荒诞的高潮。
不出意料的是,特朗普的“国王宣言”,迅速引发轩然大波。纽约州州长凯茜·霍楚尔在中央车站的发布会上强硬回击:“纽约已经有250多年没在国王的统治下劳作过,现在我们肯定也不会这样做!”
霍楚尔援引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称纽约人曾“在街道上反抗国王并取得胜利”,如今也绝不会退缩。
民主党人指责特朗普此举是“政治报复”,特朗普的私人房产位于收费区内,取消政策可为其节省开支;而纽约作为民主党大本营,长期与特朗普关系紧张。
大都会交通局已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誓言“在法庭上见”。这场法律战不仅是政策之争,更成为美国联邦与州权博弈的缩影。
二、特朗普“试探3亿美国人底线”
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的“国王”姿态,绝非一时兴起。上任一个月内,特朗普签署了超过200项行政令,覆盖移民、关税、能源等领域,自称“百日成就超越前任”。
白宫官网充斥着《在伟大特朗普的带领下,胜利无处不在》等标题,风格和朝鲜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不少美国人士愤怒地指出,这种集权化倾向,与美国立国之本形成尖锐对立。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潘恩曾断言:“在自由国家,法律就是国王。”
然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却高呼“特朗普是国王”,甚至有人提议将特朗普生日定为全国节日。在他们看来,特朗普从商人到总统的崛起,契合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神话,符合“美国梦”的叙事。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被部分支持者视为“神选使命”。
总的来看,“国王万岁”的闹剧,暴露了美国民主的脆弱性。特朗普在试探底线,而美国人在焦虑中分裂,他们既渴望强人终结乱局,又恐惧特朗普践踏自由。
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通过“百日新政”集中权力,被民众视为救星;尼克松在越战危机中滥用行政令,最终因水门事件垮台。特朗普的“强人政治”实验,恐怕正游走于这两种结局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