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方珠宝巨头戴比尔斯的天然钻石价格狂跌40%,海瑞温斯顿的1克拉钻戒标价高达15.6万元之际,中国河南的一个小县城,正以“钻石自由”的口号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珠宝业的革新浪潮。

这里生产的培育钻石,以1克拉8000元的“白菜价”,将钻石从富豪的保险柜拉进了普通人的首饰盒,更让这座曾以辣椒闻名的农业县——柘城,摇身变为“魔幻钻石城”。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带走一包辣椒和一颗闪耀的“河南钻石土特产”。



图注:南方周末报道

自19世纪末以来,戴比尔斯通过垄断天然钻石资源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营销神话,将钻石炒成了“爱情硬通货”。然而,这一暴利链条在河南培育钻石的冲击下正加速瓦解。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已突破180亿美元,占珠宝市场20%以上份额,而中国产量占比超过56%,其中光河南柘城一地的年产能就达400万克拉,占据全球产量的近半壁江山。

当地从业人员表示,通过高温高压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仅需数周即可“种”出与天然钻石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一致的培育钻石,成本却低至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这种颠覆性技术不仅打破了西方对钻石资源的垄断,更让钻石从“奢侈品”变成了“消费品”。



面对中国培育钻石的崛起,西方巨头被迫“连夜”降价求生。戴比尔斯部分原钻价格下调25%,阿尔罗萨(Alrosa)甚至面临破产危机,但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已不再为天然钻石的“稀缺性”买单。2024年,培育钻石销售市占率飙升至56.8%,而天然钻石市场规模萎缩5%。一位业内人士直言:“降价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对这场技术浪潮。”



走进柘城产业聚集区,3万台六面顶压机24小时轰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科技交融的气息。这些被称为“钻石打印机”的巨型设备,将石墨粉末在1500℃高温与5.5万倍大气压下转化为晶莹剔透的钻石。当地人打趣:“以前种辣椒辣手,现在种钻石扎心——扎的是国际珠宝商的心。”

在柘城当地,“柘光”品牌作为行业标杆,以“只做高端、深度定制、保证品质”的理念迅速出圈。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线首月成交额破百万,5克拉以上订单占比47%。一位上海白领林女士分享:“用买海瑞温斯顿1克拉的钱,在柘光定制了一枚6克拉钻戒,才不到5万!钻石比天然钻更闪,品质更高。”



柘光品牌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钻石能够达到VVS净度、D色级、3EX切工,并且与天然钻一样具备IGI认证,在显微镜下是分毫不差的。”早前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也以“冰箱里的冰与南极的冰”比喻培育钻和天然钻本质无异。95后消费者普遍认为,天然钻石是“地质奇迹”,而培育钻石是“人类奇迹”,爱情不是只有一种形状,钻石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来历。

当下除了大克拉,培育钻石更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当数“DNA生命钻石”服务。据柘光品牌顾问反馈,“通过我们官网来联系咨询的顾客中,除了喜欢大克拉钻饰的人群外,还有许多顾客希望能够将头发、胎毛等带有‘DNA’的材料加入到钻石培育的过程中,让钻石成为独特的纪念品。”

一位辽宁的客户此前豪掷30万,定制了十余款柘光“DNA生命钻石”项链,希望以此来纪念四世同堂的传承。“我觉得这种形式很有意义,它让钻石不再单单只是一件能够长久保存的饰品,更像是我们家族‘经久不衰’的象征。”



消费者心态的转变,折射出奢侈品定义的革新。贝恩咨询数据显示,中国40岁以下消费者中,68%选择培育钻石。一位旅游博主在社交媒体分享:“花3万买3.5克拉培育钻戒,省下的钱带太太环游三亚,这才是新时代的理财智慧。”钻石从“绑架爱情”的符号,蜕变为“触手可及的美好”,其价值不再依赖稀缺性,而是科技与情感的共鸣。

河南培育钻石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它证明:真正的奢侈品,不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是让美好触手可及的智慧。当中国制造握紧“克拉自由”的钥匙,全球珠宝业的规则正被重新书写。未来,每三颗钻石中或许就有一颗来自柘城——那里没有血与泪的争议,只有“爱的奇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