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河山摩崖石刻
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的内容。其中的海曲,说的就是山东的日照一带。
日照在西汉时期开始叫海曲,海曲和海隅同义,是(天涯)海角的意思,指沿海偏僻的地方。而“日照”一名,据清康熙年间的《日照县志》记载,系取“日出初、光先照”的意思,“清晨日出,无山为障,则先照焉”。
日照一名的另一解读为“日头高照”。这个说法来自于“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的古老民间传说。在不知多少个岁月轮回之前,此处的海边曾有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城,叫做“石河县”。这里的人们以捕捞为生,丰衣足食。人们平等相待,与大海也和睦相处。后来,石河县换了新知县。这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他告诉大家不能满足于丰衣足食,要争取富贵有余。
于是,大家伙儿就响应县长的号召开始“靠海吃海”,以图发家致富。大家谁也不甘落后,于是大海遭到了酷渔滥捕,连龙王竟然都被抓捕上岸。龙王决定报复。祂对那个救了自己的少年说:当县衙前的石狮子眼睛变红时,你要和家人赶快逃命……
最后,石河县被大海吞没,而那个少年则逃到现在的日照。据说,日照的名字就缘于龙王对少年的叮嘱。龙王告诉少年:要一直逃、一直逃,直到“日头高照”之处就安全了。
日照海滨
民间故事的年代早已不可考究,但是其中的道理仍值得大家警醒。现在,日照已不再是一个小县城,2023年暑期结束之际发布的《抖音2023暑期文旅数据报告》中,根据抖音城市打卡数环比增长率排序,日照居于热门小众旅游城市榜单第四名。
目前,日照是拥有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等2区2县的地级市,车牌以“鲁L”打头,电话区号为0633,身份证前4位(行政区划代码)是3711,邮政编码是276800/262300/276500。下面逐一介绍下辖2区2县名字的由来。
东港区
1985年4月2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视察即将建成的石臼港时,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1992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日照市设区带县,以原日照市行政区(县级)成立了“东港区”。
岚山区
明洪武年间建制,因座落岚山南麓而得名,俗称“岚山头”,也叫“山南头”。岚山的意思为多雾的山,岚山位于安东卫城东南7里,与鳌头山相连。
安东卫镇是岚山区的政府驻地。据《安东卫志.里至篇》记载:卫去海五里,按字义,“卫”围也,防也。京师之外,屏一方之保障,东海汛地,设卫最多,而安东方者,莫逾于此,故名。
五莲县
1947年建县,因境内五莲山得名。五莲山的五个山峰如五莲列峙、耸接云霄,恰如莲花初放因而得名。
莒国古城
莒县
旧称莒中县。周代的诸侯国“莒”,位于今天莒县一带,莒县因此得名。莒为物产。《说文解字》说“齐人呼芋为莒”。
照这个解释,莒县的意思就是“盛产芋头的地方”。可是,现在的莒县,似乎不大有人种芋头了啊?有人进行了考证。结果是,以前史籍里的“芋”并不是今天的芋头,而是今天的大姜。时至今日,莒县的大姜还是很出名的。
日照沿海有一个街道办事处叫做“石臼”。自宋代始,有漂泊海洋的渔家在此上岸舂米为食,形成多处臼状石坑,故称“石臼”。在历代的建置变迁,此地曾有“石臼所”等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