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川航e家四川支队的20名队员,奔赴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太古地产竹创社区与磁峰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冬令营,为当地七十余名孩子带来前沿科技知识,同时与当地部门深度交流,探索科普发展新路径。
实践队与社区孩子们的集体合影
2月8日至11日,冬令营活动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实践队精心准备了航空航天科普课程,通过模型演示、互动讲解,将火箭、空间站、北斗卫星等知识娓娓道来,还融入商业航天最新动态,让孩子们感受航天领域的蓬勃发展。课程创新之处在于,巧妙融合数理逻辑、诗词美学、音乐韵律等跨学科知识,拓宽孩子们视野的同时,在他们心中种下逐梦星辰的种子。
科普课堂上的大学生讲师
为了让知识更好吸收,队员们在课堂上融入小游戏、知识闯关挑战,还运用 AI 制作贪吃蛇、飞机大战等简单游戏,成功激发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在水火箭与月球车实践课上,孩子们更是热情高涨。在队员指导下,他们调整水火箭水量和俯仰角,成功发射升空;分组协作搭建“玉兔号”月球车模型,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AI课现场
在开展冬令营的同时,实践队还与四川航空科技馆、彭州市经济科技与信息化局、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四川航空科技馆凭借军工资源,打造沉浸式科普平台,融合AI技术,成为研学热门地,但宣传与教育服务精细化方面存在不足。彭州市经科信局分享了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及通过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的经验。彭州市科协构建“彭派科普” 品牌,却因经费、资源和人员专业水平受限,科普推进面临挑战。各方就科普工作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实践队后续活动提供了宝贵建议。
调研四川航空科技馆
此次活动不仅点亮了乡村孩子的科技梦想,也是北航学子与社会各界的一次深度交流。北航学子用青春和热情,为航空航天科普和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葛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