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志传
近年来,台湾政坛的动荡与不安似乎已经成为常态,而“大罢免潮”的出现,犹如一场无休无止的风暴,席卷了全台。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日前在新北市议会党团干部就职典礼上明确表示,国民党是“被迫应战”这场大罢免的政治斗争。这场看似为“民意”服务的罢免行动,背后实际上是一场民进党在争夺权力时的政治总动员,是对台湾人民智慧的践踏,是对民主制度的亵渎。
连胜文直言,台湾即将进入一个“政治总动员”的时代,民进党通过一系列的罢免行动,已将整个社会拉入了“选举机器”,将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彻底政治化,耗费在选举上的时间与精力,势必让台湾社会的正常运作停滞不前。而在这一切背后,真正的受害者正是那些无辜的台湾人民,他们被迫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所谓的“罢免”行动,最初被宣传为“民意的体现”,但事实上,它却成了一个政治操控的工具。民进党通过操控各种政治资源,利用选举机制将原本属于民众选择权的部分完全扭曲,换来了所谓的“政治胜利”。连胜文毫不讳言,台湾的“大罢免”背后,民进党无非是在配合自己内部的权力斗争。而这种权力斗争的受害者,正是那些本应在民众利益与政治职责中找到平衡的政客与公务人员。
民进党在操作罢免过程中,采用了极端的政治手段,把“恶罢”这一武器转向了整个台湾社会。从上到下,几乎所有的民选代表、地方官员都无法逃脱这场政治风暴的波及。根据连胜文的表述,连新当选的基隆市长谢国梁都未正式上任,就遭遇了罢免的威胁。这一幕让人不禁质疑,民进党究竟是在捍卫民众利益,还是在通过这种操控手段,制造一场永无止境的政治争斗?
“狭路相逢,勇者胜。”连胜文这句看似简单的口号,却揭示了台湾政坛如今的深刻危机。正如他所言,如果这种恶性循环的罢免行为无法遏制,台湾的政治环境将再也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选举本应是民意表达的途径,是人民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权利,但如今,这个权利却被扭曲成了一场权力争斗的工具。大多数台湾民众依旧理智,能够分清楚选举与政治斗争的区别。然而,民进党却利用一切机会,在选举的背后操作恶性罢免,迫使所有政治力量不得不参与其中,不得不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这场看似“民主”的斗争中。
让人失望的,是民进党通过这种“选举化”的手段,把台湾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运作带入了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每一次的大罢免,都是对台湾社会民众信任的背叛。每一轮选举、每一次罢免,几乎都在消耗民众的耐心和信任,台湾政坛的混乱与不安也在这种循环中愈发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连胜文提出的“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仅是对现状的警示,也是对民进党政治操弄的直白反击。台湾已经陷入了一种“政治动员过度”的困境,每一次的罢免、每一次的选举,都被政治化,甚至成为了一个无休止的漩涡。民进党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剧两岸对立,制造政治仇恨,逼迫台湾人民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站队。
“如果不能克服恶性罢免,未来将永远无法终止这种恶性循环”,这是连胜文对台湾政治未来的严肃警告。台湾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反对派”的反抗,更需要的是理性的政治对话与合作。然而,民进党似乎没有意识到,过度的政治斗争与操控最终将把社会推向深渊,甚至使台湾失去原本宝贵的民主体制。
大罢免潮正是台湾政坛从“民主”滑向“政治对立”的体现。在这场游戏中,民进党通过权力斗争的手段,操控着每一场选举、每一场罢免,不仅牺牲了民主的原则,也让台湾的社会在不断的政治纷争中走向动荡。台湾需要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勇气,更需要的是审视现实,放下对权力的渴望,恢复社会运作与民众信任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