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森堡人

卢森堡人(Luxemburgues),欧洲西部卢森堡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属欧罗巴人种。信奉天主教。卢森堡人主要由法兰克人和罗马化的别尔格人结合而成。

公元前1000年,在今卢森堡地域上住着属于克尔特部落群的别尔格人。他们在1~5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接受罗马文明,全部罗马化。5世纪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法兰克人进入该地,与留在当地罗马化的别尔格人混合,成为卢森堡民族的基础。

卢森堡人是处于法兰西人和德意志人之间的小民族。其地域自古有欧洲重要商路通过,一直是欧洲强国争夺的地方。843年法兰克帝国分为三部分时,卢森堡人曾归属其中的洛林王国。后多次被重新划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辗转于西班牙、法兰西、奥地利的统治下。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布卢森堡为大公国,由荷兰国王兼任大公。1867年伦敦会议确定其永久中立。1890年摆脱荷兰统治。

卢森堡人在文化上受到法国的巨大影响。从17世纪起,便以法语为文化用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者强制推行日耳曼化,遭到卢森堡人强烈的抵制。目前德语和法语为卢森堡人的两种官方用语,儿童从小学起即学习这两种语言。大多数卢森堡人还讲由法兰克人的两种低地德语方言发展而成的卢森堡方言,其中吸收了大量法语词汇。

卢森堡人经济文化发达,自古以冶铁闻名;此外还有化学、机器制造、食品等工业。北部山区以畜牧业为主;东部摩泽尔河谷地区以农耕为主,种植果树、葡萄,以酿制葡萄酒和啤酒著称。

二、卢森堡大公国

卢森堡大公国(卢森堡语: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法语: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德语:Großherzogtum Luxemburg),简称“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个内陆小国,也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首都卢森堡市。因国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

卢森堡地形富于变化,在历史上又处于德法要道,地势险要,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号。

卢森堡历史由在中世纪时卢森堡城堡的修建开始。城堡建成之后,附近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卢森堡位于战略地点,法国、德国和荷兰都非常重视,卢森堡经常转手不同国家。19世纪,卢森堡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卢森堡升为大公国,以尼德兰国王为大公,同时又加入德意志邦联,由普鲁士军队驻防,卢森堡东部一些地区划归普鲁士。

1830年尼德兰分裂为荷兰与比利时两个王国后,1839年伦敦条约规定,卢森堡地区西半部划归比利时,东半部成为以荷兰国王为大公的有独立地位的国家。

1848年欧洲革命波及卢森堡,开始制定君主立宪性质的宪法。

1866年,卢森堡脱离德意志邦联。

1867年《伦敦条约》确定卢森堡为独立的中立国。

1868年,制定君主立宪制宪法。

1890年,彻底摆脱荷兰国王的统治,由拿骚-威尔堡家族(Nassau-Weilburg)专领,卢森堡大公国独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卢森堡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冶铁炼钢业成为国家主要工业,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占领卢森堡,大公及政府为德国控制。

1921年,卢森堡与比利时订立关税经济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军队于1940~1944年占领卢森堡,将卢森堡并入德国。大公与政府流亡英国。卢森堡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

1945年,战后,卢森堡加入联合国。

1948年,与比利时、荷兰建立关税经济同盟。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放弃中立国地位。

1958年,加入欧洲共同体。

1972年,卢森堡第4次修订宪法。现卢森堡有一院制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主要政党有基督教社会党、社会主义工人党、民主党。

1972年11月16日,卢森堡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4年以来,为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改变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局面,卢森堡政府推行工业多样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经济进一步发展,80年代钢产量人均达16吨,远居世界之冠,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1995年成为申根区国家,1998年5月成为首批欧元国之一。

卢森堡是世界上惟一的大公国,实行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1868年10月17日颁布宪法,后经多次修改。宪法规定,大公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统帅,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有权解散议会。实际上,议会行使立法权,政府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卢森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拥有欧盟多个下设机构,如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以及欧洲投资银行,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同时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还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金融、广播电视、钢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产业,该国失业率极低,人均寿命80岁。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