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组1929年安徽黄山老照片,本组照片主要是90多年前黄山地区秀美风光。

本组照片出自1924年至1940年间日本人发行的杂志《亚细亚大观》第6辑第8回。

《亚细亚大观》是由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大连)编辑的一部记录亚洲(主要为中国)文化的照片集,涵盖风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方面。照片旁边附有日文介绍,摄影者、拍摄地、时间等。共16辑,含照片约1891枚。

“九一八”前后,为大量获取中国情报,日本在我国成立了不少如“亚细亚写真大观社”或“大东亚写真社”这样的情报机构,派出大量情报人员以摄影的方式对中国全境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城镇、乡村、车站、码头、名胜古迹、商业街、重要厂矿等,其拍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闻。这些情报机构的总部通常设在“伪满”,同时在内地其他重要城市设有分部。情报人员日常“工作任务”就是将其拍摄的照片发表在“亚细亚写真大观社”下属的杂志《亚细亚写真大观》上,每张照片上都配有一张印有日文说明的标签,上有题名、拍摄地点、情况简介等,并在每期上都附有“严禁复制”的字样。



68回第1张(1930年1月出版,摄于1929年),太平县的汤口镇(今为黄山区),黄山的南大门


从泾县前往黄山途中观看到的黄山景象。


太平县穰溪的一个渡船场所。


68回第4张(1930年1月出版,摄于1929年),黄山奇岩林立叠嶂的四仙峰景象。山中的建筑是狮子林, 明万历年间来自五台山的僧人一乘在此修行,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建成观音庵。


在狮子峰的东边,为当时的黄山四仙峰。大约是因远处中间凹处的仙人观榜,仿佛是四位仙人亦步亦趋而得名,最中间的山峰如同屏障,今称为叠嶂峰。


莲花峰东边的登山道,沿着石壁凿起的道路,蜿蜒直上,险峻无比。


位于玉屏峰上的文殊院。明万历年间,僧人释惟安(自号普门)因梦感应至黄山,创建了文殊院和慈光寺,兴建山道,被称为黄山最早的开拓者,文殊院1952年被毁,1955年原址建成玉屏楼宾馆,左侧的奇石为白象石,上面的刻有:“岱宗逊色”四字。


慈光寺的大雄宝殿。明嘉靖年间,玄阳道人始建朱砂庵,后其徒转由普门大师,改建为慈光寺,万历帝敕匾额为“护国慈光寺”,香火鼎盛一时,公元1737年被火所毁,后虽有修建,香火却衰落下来,1963年全面维修成如今的慈光阁。


黄山脚下的山村,晨光下,炊烟弥漫。


黄山的进山道途中,一座茶亭建在石阶上,上书“迪成茶亭”四字,为往来之人出售泡好的茶水,其中两人正在道旁休息。


70回第1张(1930年3月出版,摄于1929年),早晨的黄山


70回第2张(1930年3月出版,摄于1929年),黄山奇峰峭壁


70回第3张(1930年3月出版,摄于1929年),猴子观海


70回第4张(1930年3月出版,摄于1929年),石门峰


70回第5张(1930年3月出版,摄于1929年),观天都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