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续上文)


【编者按】看读者评论,发现有以下几点看法和疑问:第一,为何要不远万里去美国参赛?第二,有读者说只要参赛就会获奖,并且获奖众多,没有意义。第三,老外不懂白酒,也不习惯白酒,有可能花钱买奖。第四,有必要让老外来认可吗?第五,获奖品牌具体是哪一家?第六,过去的历史不代表现在荣耀。第七,怀疑炒作,惧怕把某品牌推高,消费者难以承受等等。

首先声明,此文纯属还原历史,而不是为了炒作。关于为何参赛?当时国家正处清末民国时期,历经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海战,列强入侵,国力衰弱,民不聊生。于是国人急于求变,学习世界先进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当务之急,因而参加博览会是举国大事。具体其他问题,我们在文中一一解答。

六.参与博览会19个省以及各部委获奖数量名单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众多列强都参与,合计35个国家参加,展品共计796门类我国共计19个省和部委参与,共征集十余万,分两批运输共1500余吨,是参展国中最多的。共参与9个馆(不包括政府馆)展出,应该说这些展品代表了当时我国最高的科技农业文化水平。我国花费24万美元,是参赛国最少的,然而获奖最多,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陈琪在《纪实》中记载评奖异常激烈,审查委员会500人,我国有16席。各馆商品分类由专门审查委员会评审,相互评价。作为弱国和贫国,经费都捉襟见肘,不可能花钱买奖。况且各省部委只有1位委员(包括陈琪20人),不可能替众多出品人买奖。

至于获奖的含金量,从博览会后我国各类商品出口量暴增就是明证。至于有人说,参赛就会获奖。十余万件赛品,只获得1200余枚,是否可说明问题?!另外下面数字也可以更进一步解释。


陈琪在《纪实》中记录,从十余万件赛品中选出首批入围评奖的展品合计4712件(美术884,教育450,社会经济22,文艺236,工艺498,交通84,农业1214,食品700,园艺22,矿物62)。最后共获奖1211枚(1218枚),具体明细如下:


【中华民国政府馆】大奖章1,枚,金牌奖章1枚,银牌奖章2枚,铜牌3枚;

【财政部】大奖章1,枚,名誉奖章3枚;

【教育部】大奖章1枚

【农商部】大奖章5,枚,名誉奖3,金牌奖3枚,银牌奖1枚;

【交通部】大奖章1枚,名誉奖2,银牌奖3枚;

【清华学校】大奖章1枚;

【山东省】大奖章4枚,名誉奖1枚,奖词3枚,金牌奖14枚,银牌奖14枚,铜牌奖14枚;

【江苏省】大奖章13枚,名誉奖13枚,奖词19枚,金牌奖73枚,银牌奖57枚,铜牌奖24枚;(排第一位)

【浙江省】大奖章6枚,名誉奖5枚,奖词47枚,金牌奖25枚,银牌奖36枚,铜牌奖32枚;


【河南省】大奖章2枚,奖词14枚,金牌奖8枚,银牌奖10枚,铜牌奖13枚;

【湖南省】大奖章2枚,名誉奖1枚,奖词3枚,金牌奖21枚,银牌奖9枚,铜牌奖15枚;

【湖北省】大奖章2枚,名誉奖1枚,奖词3枚,金牌奖7枚,银牌奖8枚,铜牌奖3枚;

【江西省】大奖章4枚,名誉奖3枚,奖词3枚,金牌奖6枚,银牌奖29枚,铜牌奖13枚;

【广东省】大奖章3枚,名誉奖17枚,奖词26枚,金牌奖28枚,银牌奖37枚,铜牌奖28枚;

【黑龙江省】大奖章1枚,奖词5枚,金牌奖2枚,银牌奖6枚,铜牌奖3枚;

【广西省】大奖章1枚,奖词13枚,金牌奖6枚,银牌奖3枚,铜牌奖2枚;

【安徽省】大奖章1枚,名誉奖1枚,奖词4枚,金牌奖13枚,银牌奖8枚,铜牌奖6枚;


【直隶省】大奖章8枚,名誉奖8枚,奖词10枚,金牌奖22枚,银牌奖26枚,铜牌奖19枚;

【云南省】大奖章1枚,奖词2枚,金牌奖3枚,银牌奖1枚,铜牌奖7枚;

【福建省】大奖章2枚,名誉奖2枚,奖词4枚,金牌奖8枚,银牌奖13枚,铜牌奖15枚;

【奉天省】大奖章1枚,奖词5枚,金牌奖3枚,银牌奖9枚;

【贵州省】大奖章1枚,奖词8枚,金牌奖4枚,银牌奖9枚,铜牌奖7枚;

【四川省】大奖章1枚,名誉奖2枚,奖词15枚,金牌奖3枚,银牌奖16枚,铜牌奖5枚;

【吉林省】大奖章1枚,名誉奖1枚,奖词1枚,银牌奖3枚,铜牌奖4枚;

【山西省】大奖章1枚,奖词(不详)金牌奖1枚;

陈琪注:以上不含补发、升格奖章以及部分出品人名誉奖章。

七、博览会分析梳理


以上资料是笔者从陈琪《纪实》中梳理的所有酒类获奖记录,并无遗漏。至于一些文章和百科资料,出于一些商业目的,因而在排名上以下充上,或者混淆概念,甚至无中生有。另外获奖是分类进行,因而感觉需要说明一下。

1、首先是分类问题和重复问题

博览会参赛布展陈列和评奖,完全是按照类别进行。因而如果阅读原文,就可以看出。大奖章只有4枚,不过前3枚大奖章和最后1枚并不在同一类。这是因为,依据《要览》中,酒类大致分为4类。分别为第一百二十八部《水及不发酵之果汁》。第一百二十九部《葡萄酒及白兰地酒》。第一百三十部《糖水及饮料、酒精及商卖酒精》。第一百三十一部《发酵之饮料》

另外还要注意有重复获奖的。比如江苏嘉定黄晖吉的白玫瑰酒分别获得了戊类银牌和己类铜牌两种奖章。具体是两种质量不同的酒,还是重复收录?不得而知,原文如此,我们只能忠实记录。


2、白酒(曲酒)单列

而白酒属于第一百三十一部中第六百四十一类之:“苹果酒及梨酒,麦酒皮酒,波脱酒及他种曲酒,布耳克酒,马乳克酒及他种发酵之不浓之酒”。而山东张裕酿酒公司的酒属于第一百二十九部的葡萄酒,评奖不在一类。因而严格来说,白酒(曲酒)大奖章只有3枚,分别为直隶、河南和山西的高粱酒。

3、官厅和试验场分开评奖

从陈琪对奖牌的分类来看,归属第一百三十一部的白酒和谷物粮油以及兰花等一起分类评奖。名称为《农业品得奖官厅物品等第单》,这类白酒获奖3枚甲类大奖章。第二类为《农业品各试验场得奖物品机关等第单》包含除3枚高粱酒以外所有酒业获奖名单。

然而蹊跷的是,贵州公署的酒属于第二类。因而贵州公署不属于官厅推荐,而很有可能是公署自己试验场的酒。另外从参与的酒品种来看,似乎也说明有可能该酒不是高粱酒,而是其他酒


4、四川贵州酒获奖情况分析

从酒类列表可以看出,除了大奖章,其他酒类获奖大省为江苏浙江两省,而如今的酿酒大省四川贵州在当时并无甚名气。

四川省酒业无一上榜,就连最次的己类铜牌奖章都没有

贵州略强一点,贵州公署的酒获得戊类银牌奖章。就名次而言,排在倒数第二,和众多的江浙酒业获奖并列。

不过,当时川贵在农业上还是很有收获。陈琪的《纪实》记录:

贵州省农业馆共获得1枚大奖章蓖麻油、药材、燕麦),奖词8,金牌奖4,银牌奖9,铜牌奖7。

四川省则获得1枚大奖章蓖麻油、白蜡)、名誉奖2、奖词15、金牌3、银牌16、铜牌5。

山西虽然获得1枚高粱汾酒大奖章,却很可怜。除另一枚金牌奖章,在农业馆再无其他奖项。


5、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按照博览会的分类规则,白酒(曲酒)有且可能只有3枚大奖章,并且都是甲类大奖章。至于这三枚高粱酒,前两枚没有品牌。如今有人把一些品牌附会上去,比如百科上列为河北老白干和河南宝丰酒,缺乏实质证据。从其他试验场获奖来看,如果有公司字号,都会标注清晰。因而即便是说这两家前身,也容易受到质疑和发生争执。

另一枚大奖章获得者山西高粱汾酒。只说明是汾酒然而并无出品字号。是否是现在山西汾酒集团前身,尚需要商榷。不过可以肯定的说,首先是区别前两种高粱酒,突出了“高粱汾酒”。并且获得甲等大奖章这是没有疑问的。因而如果山西汾酒这样宣传,似乎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除了本地汾河流域用同样工艺酿制的高粱酒厂家,其他人似乎很难置喙。


第四枚大奖章获得者山东张裕酿酒公司。虽然不是和前三家一起评奖,然而属于其他酒类唯一获得大奖章者,并且该公司字号一直延续到现在,难能可贵。因而可以说是4枚大奖章里面唯一没有争执的佼佼者

至于其他酒类获得者,从获奖来看,最大收获省份为江苏和浙江,奖牌众多。因而也可以看出在民国初年,江浙一带流行酿造玫瑰酒一类低度酒而川贵一带酿酒企业很少,并且唯一获奖的贵州公署的酒,很有可能是其他酒类(并非高粱酒)。至于那枚银质奖章,是不是如今的茅台集团前身,这也值得商榷。毕竟如今茅台酒是以高粱酿制的,当时获奖的很可能并不是高粱酒。

6、释疑

至于有人说老外不懂白酒,其实不然。固然西方多以葡萄酒蒸馏酒为主,不过谷物类蒸馏酒还是很多。国内白酒“以曲定香”,国外蒸馏酒则依靠储存介质发生变化。虽然习惯差异,但是品评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有人说中国酒为何让老外评,这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既然参赛,就要人家评比,难道在自己家里做一块金牌?!有没有含金量先不说,首先本文是还原历史,不是说现在某某酒业的质量好坏。

不过,中国白酒几千年来,工艺虽然不断改进,然而酿酒过程大致不变。现在消费量大,有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当真,这就不好说了。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未完待续)

2021/12/15榆木斋

主要参考资料图片: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要览》李宣龚编纂 1914年4月出版

《中国参与巴那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陈琪撰 1917年2月出版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出品分类纲目》筹备巴拿马赛会局 民国

《万国博览会游记》屠坤华著 1916年7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贵州茅台集团官网(互联网网页)

山西汾酒集团官网(互联网网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