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买车是个简单的事:

选品牌、比油耗、看动力,最后看哪个优惠大,直接下单就行。

可现在,买车变成了一件越来越复杂的事。

一方面,新能源车狂飙突进,选它的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燃油车的竞争越来越“卷”,有的降价甩卖,有的技术原地踏步,甚至有些品牌已经“退场”了。

基于这样的背景,如果你打算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四种,否则未来几年可能后悔都来不及。

我也是换过三辆车后,才得到的教训…



第一,不买“短期没有换代的燃油车”。

说白了,燃油车的换代节奏很稳定,通常 4-6年进行一次大改款,1-2年进行一次小改款。

每次更新都会带来更好的发动机、更先进的变速箱和更丰富的配置。

但如果你发现你看上的某款车已经多年没换代,厂商也迟迟没有明确的换代计划,那就要谨慎了。

因为这大概率意味着这个车,可能是最后一代燃油车——下一代要么直接砍掉,要么换成插电混动/增程版。

别看这时的价格很便宜,甚至还有品牌光环加持,但我劝你,真的别冲动。

因为但凡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车型,技术都很落后,配置还跟不上。

不用不知道,用来就会发现问题真的不少。

而且,因为是最后一代,车企往往不会投入太多资源,未来维修、配件可能受影响。

考虑到这些风险,所以,千万不要买这种车。



第二,不买“三缸发动机的油车”

前些年,车企疯狂推三缸发动机,说是排放更环保、油耗更低,很多消费者也跟风买了。

但这几年用下来,才发现问题不小——甚至大多数车企都已经打退堂鼓,悄悄换回了四缸。

原因很简单,三缸机的天生缺陷无法根除。

无论怎么优化平衡轴,抖动始终存在:尤其是在怠速和低速起步时,车身震感明显,影响驾驶体验。

而且,三缸机先天少一个气缸,低扭不足、起步肉、加速乏力。

市区行驶动力衔接不够顺畅,高速超车更是费劲,开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

更关键的是,这种车的市场接受度极低,二手车几乎卖不上价。

不少消费者一听“三缸”就直接避开,二手车商也普遍低价回收,甚至干脆不愿意收。

所以,现在还在坚持用三缸机的车型,买之前一定要慎重,最好直接避开。



第三,不买“油耗过高的燃油车”

除非你“家里有矿”,或者“有爸叫刚”,否则千万别买高油耗的燃油车。

别觉得油耗高一点点无所谓,实际用下来,差距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尤其是城市里走走停停,油耗表现和工信部给的数值完全是两回事。

拿朋友来说,他的 suv日常通勤中竟能开出20个油,真的太费钱了。

此外,高油耗带来的不仅是用车成本飙升,还让车的转手变得困难。



因为现在的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大家对“节能经济”越来越看重——市面上对这些“油老虎”的需求,早已大不如前。

等你几年后想换车,才发现二手市场对这种车并不感兴趣,想卖个好价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现阶段就不要太在意动力体验了,油车买个便宜、省油的就好了。

等技术成熟了,直接换新能源车更痛快,不是吗?



第四,不买“油混汽车”。

虽然十多年前,油混汽车确实挺香,但放到今天,真的不行了。

一方面,购车成本高,相比同级燃油版,价格普遍贵 1-2万元。

但这笔钱,真不一定能靠省油省回来。

就拿丰田凯美瑞来说,汽油版油耗5.81L/100km,双擎版4.2L/100km。

看起来是省了一点,但实际一年能省多少?

除非天天跑长途,否则短期内根本回不了本!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崛起后,油混的“省油”优势几乎被打没了。

现在的插混比它还省油,纯电续航更长,动力更强,配置也更高,还能上绿牌…

真正做到短途用电、长途不焦虑。

相比之下,油混车不仅没有电驱快感,续航、能耗都被插混吊打,体验完全跟不上时代。

考虑到这些情况,所以务必慎重买这种车型了。



总而言之,现在买车,不能只看眼前,而要看看未来。

市场变了,燃油车不再是过去的燃油车,新能源也不再是当年的“智商税”。

你当然可以继续选燃油车,但一定要选一台不会让自己几年后“进退两难”的车。

如果手里有一笔预算,到底应该如何选?这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