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因为一部综艺,因为一个演员而哭了。
2020年,我在《二十不惑》嗑“寻果cp”,被卜冠今饰演的姜小果吸引。
5年过去,当卜冠今抱着“持志如心痛”的牌子登上《演员请就位3》的舞台,我仿佛看到了,一出现实版的《“三十”不惑》。
她讲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演艺道路,想挣脱枷锁,又不敢离经叛道。
她表达着对于佩尔的爱,这份爱,来自同为演员的仰慕。
在30岁的人生节点,她没有想象中的焦虑,反而决定不再顾忌。
而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她热爱演员这份事业。
演员赋予她了一项超能力,那就是感同身受。卜冠今渴望观众通过自己的表演,或看见自己,或看见众生。
你能感受到她的渴望、迷茫,她没有去卖惨,但却足以打动人心。
如果不是《演员请就位》,观众可能永远看不到年轻演员,去做这样的表达。
原来演员对人生和职业,竟有思考,而并非全都头脑空空。
我们抱着乐子人的心态,看杨子、刘梓晨耍宝,看吴镇宇“痛苦”。在热度和话题里,却忽略了《演员请就位3》的本质:
它是残酷的,敢于揭开行业的真实生态,拆穿虚伪装腔。
它也是真诚的,赋予了演员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让更多好演员被看见。
1,
从《演员请就位3》中,你总能在节目中看到内娱生态的影子。
节目一开始,45位演员来到3000平米的剧场内,在表演街区沉浸式演出。每个人各展所能,靠演技征服导师,获得拿牌子的机会。
这其实考验的是,演员对角色的塑造能力,讲故事的能力,临场反应力等多维度。
然而,多数演员却只能呈现表面化的情绪,缺乏代入感和真实感。
用情绪、爆发,替代人物逻辑。
陈凯歌说“年轻演员对演疯子情有独钟”,很多观众看到这儿,可能会心一笑,因为我们见过太多类似的演法。
“疯批”,“张力”,”“破碎感”,演员以为和这些词挂钩,就是好演技。
还有的演员,其实明白自己不具备优势,想要剑走偏锋。
李茂想靠《一代宗师》中的台词和章子怡套近乎,但他演的是个盲人,在导师开口说话前,就能精准地叫住“两位”。
许佳琪觉得自己是女团成员,肢体还可以,就选择扮演一只猫,又为了展现演技,硬挤出一滴泪。
这些搞笑的演技片段,正好折射出现在内娱演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越急于表现什么,越没有什么。所有的投机取巧,都会变成弄巧成拙。
不过,《演员请就位3》它的真实在于,不仅展现出了演员的问题,还呈现了他们的困境。
初面试时有一个问题是,“有谁拒绝过某部戏,结果那部戏火了?”
陈腾跃嘀咕:“有就不错了,还拒绝。”
因为,在场几乎所有演员都被换过角色,不红就只能成为备选。
一直接触不到好剧本,只能拍烂剧。
赵蕴卓拍《蓝色生死恋》时,只拿到几张她的台词,就上去演了。
但很多时候,一个剧的评分并非某一个演员演得好或坏,就能决定的。
《演员请就位3》很真实地展现了内娱小演员生存的无奈,没有名气,角色被替换,接不到好作品……更没有名气,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它像是一面客观的镜子,既照出了内娱演艺圈浮躁的一面,也照出其中的诸多无奈。
2,
这一季的《演员请就位》有了更多新面孔。
有短剧试图向长剧转型的演员,有自媒体从业者,爱豆,亲子综艺出道艺人,相声演员……
但节目标准,却没有丝毫降低,几位导演依然保持犀利、严格、高标准。
《演员请就位3》请来了陈凯歌、章子怡、惠英红、吴镇宇以及法国著名演员于佩尔,知名制片人杨晓培作为市场导师,从市场的角度去提供帮助。
几位导师承担起观众“嘴替”的作用,面对只为博热度的演员,导师丝毫不留情面,直指“不知表演为何物”。
同时,他们又各有特色,分工明确。
陈凯歌善于分析角色的行为,比如他给张百乔分析,应该如何演一个出租车司机,发现乘客居然是大明星时的反应。
他该有怎样的心理历程,怎样表现才更有戏剧效果,循循善诱地引发演员对角色的思考。
在陈凯歌看来,演员思考的时间,应该远远多于演出的时间。
演戏如果只奔着结果,而不是奔着过程去,那也算不上真表演。
章子怡则是作为演员前辈的角度,更多地纠正演法、台词、细节。
在初试的时候,她准备了几张情绪转换的纸条,在适当的时候,交给演员,给他们的表演带来更多起伏变化。
而在第二轮考核时,张亮饰演一个被帮派老大捅死的小弟。
章子怡就直指张亮演濒死之人,呼吸的起伏,影响着台词。台词不仅要让观众听到“说什么”,“怎么说”更加重要。
而惠英红则是直接上场教学,她饰演的大佬,发现从小养大,亲如儿子的小弟背叛自己。
眼神中先是有狠辣,在捅“死”张亮后抱着他,又闪过不舍。
最后一边哼着歌谣,一边毫不留情地推开张亮潇洒离去。
惠英红的哼唱,让人毛骨悚然,梦回《血观音》,让整个场景惊悚感直线飙升,影后确实就是影后。
对演员来说,被导师围住审视、批评,和导师演对手戏被碾压,肯定不好受。
但学习再多的理论,不如和“大佬”的一次实践,一次专业的指导,相信张亮演完也觉得受益匪浅。
这也是《演员请就位3》希望能达成的效果,以专业的视角挖掘演员闪光点,以专业的水平帮助演员实现进步。
3,
揭露行业乱象也好,导师高效审判也好,《演员请就位》最终的落脚点是,希望好的演员被看见。
为此,《演员请就位3》的规则也进行了升级,专门设置了50个赛道,进行垂直细分。
帮助演员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也给了观众自己选择想看演员的机会。
《演员请就位》从第一季到现在,将不少好演员推到观众面前:牛骏峰、倪虹洁、温峥嵘……
观众可以看到行业内部,还有人在用心对待观众:胡杏儿在tvb取得成功,来到内地演戏依然兢兢业业练普通话;马伯骞作为说唱歌手转型,但谦虚学习,依靠自己的特色,闯出一片天地。
说到底,演员能否“上桌”靠的还是自身。
过硬的能力和真诚的态度,不论在哪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
苏晓彤就很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从《御赐小仵作》走入观众视野,她靠的就是简单、自然。
在赛道考核中,苏晓彤被要求和王佑硕饰演一对在横店当群演的情侣。
她扮演的女群演,天真怀抱梦想,她会因为和大明星沾沾自喜,也会暗自较劲,将来一定能超过她。
在男友坚持不下去要回家的时候,苏晓彤的表演,主导了整个剧情的起伏。
她没有太复杂的台词,用的都是生活化的语言,真实到她就像是我们身边恋爱的小女孩。
陈凯歌也很认可,认为她能将角色生活化,没有停留在念台词的阶段,让角色更有信服力。
其实,做演员很考验思考能力,每一句台词,每一处表情,都不能轻易放过。
因为观众,永远比你想象中看得更细。
比如,杨雨潼演了一个被校园霸凌,家庭不幸的女孩,她先是让锤娜丽莎踹自己几脚,在地上打滚,弄得脏兮兮的,在外形上做到形似。
章子怡递给她一张纸,上面写着,“你母亲的病可以痊愈了”。
一般人的反应,肯定是展现高兴,激动,但杨雨潼此时却反问章子怡,“你是可怜我,所以来骗我么?”
这样的反应,反而更显得角色可怜。
章子怡告诉她是真的,要带她去医院,这时候可能很多人就选择站起来,表演就结束了。杨雨潼则继续沉浸在角色里,央求章子怡能不能给她身新衣服,再去看妈妈,她不想让妈妈担心。
其实,你说杨雨潼展现了多牛的演技么?
也没有。但她的每个决定是有思考的,做出的行为符合人物逻辑,至少她有作为演员的基本素养。
对导师和观众来说,很多来参加节目的演员,并没有顶尖的实力,更做不到十项全能。
但观众希望看到他们身上的可能性,哪怕只是做演员的态度。
张亮因为参与《东八区的先生们》,遭到导师质疑,为什么要演这么毁自己的角色。
张亮的回答很诚实,“对我们新演员来说,能和行业里的演员合作,已经很开心。”
所以他在舞台上,演3种不同死法,哪怕演得有瑕疵,观众也依然看到了他的努力。
而从爱豆转型到演员的张嘉元,试图用插科打诨的方式,掩饰自己的不自信。
想靠活跃气氛,去替代揣摩角色,结果自然招到“不真诚”的严厉批评。
《演员请就位3》用搞笑的名场面吸引观众,是为表;拨开行业现象的真实现象,坚持自身节目专业性、权威性,是为里。
在观众苦烂演技久矣的内娱,依然有《演员请就位》这样的节目存在。将观众的诉求摆在台面上,给演员一个真实表达自己的平台。
让值得的演员被看见,而那些别有用心的,只为立人设博热度的,对不起,“想入席,先入戏”,那就只能请你们出局。
影视寒冬的今天,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节目,敦促演员和行业,提升自己实力,提升影视剧质量,才是复苏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