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困境儿童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意义重大。民政部等18部门日前印发《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检查力度,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目前困境儿童隐私保护还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提高公众对困境儿童隐私保护的意识?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大家纷纷表示,困境儿童权益保护是——

1

一位母亲的担忧

2月10日,傍晚时分的贵州省黎平县纪堂村,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整整两个小时,小唐(化名)妈妈在桌前纹丝未动,她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一方面,每年数千元的补助确实为家庭所需;另一方面,作为妈妈,她害怕因此对生性要强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小唐母亲是名肢体残疾人。小唐的父母都很勤劳,家里的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去年冬天,外出务工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在床。突然的意外,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跌入了谷底。

“以前我还能打些零工贴补家用,但现在孩子爸爸需要人照顾,家里完全失去了收入来源。”小唐妈妈告诉记者,家中的变故让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沉默寡言。

“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不管如何,一定不能影响他上学。”小唐妈妈最担心的,是申领困难补助的事情被老师同学知道后,对生性要强且处在敏感青春期的孩子造成心理影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的担心,也是很多暂时陷入困境家庭共同的心声。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政部等18部门日前印发的《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要求学校落实涉及学生隐私保护的各项规定,在奖励、资助、爱心捐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困境儿童个人及其家庭有关信息。

“《办法》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困境儿童的信息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10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通过公益助学、技能培养等方式,先后为上万名困境学生提供资助。

到云南边远山区调研困境儿童生活状况,是李孝轩每年不变的工作计划。“孩子们生活条件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都有梦想、肯吃苦,愿意为了美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努力。孩子们的冲劲儿和热情,我们要小心呵护,让他们的梦想之路走得更远。”李孝轩说。

2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自7年前牵头成立“临沂市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徐军带领志愿者走遍了山东沂蒙大大小小的村庄,与5000多名孤困孩子“一对一”结对。

“我们希望给孩子持续的关爱和陪伴。虽然他们的童年没有父母陪伴,但成长中还有志愿者‘爸爸妈妈’。”刚刚过去的春节,徐军把结对帮扶的孩子接回了自己家。他像父亲一样,教孩子包饺子、玩“掼蛋”,带他去博物馆、游乐园……记得第一次听到帮扶孩子叫自己“爸爸”时,这位坚毅的山东汉子顿时红了眼眶。

“困境儿童就像风雨中飘摇的小树苗,走近他们就会知道,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带着这样的理念,服务团成立不久,徐军便带领团队制定了《志愿者信息保密协议书》等16项制度,保护困境儿童及志愿者的信息安全。

“只要精心呵护这些小树苗,耐心施肥浇水,相信他们都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徐军说。

提起近日出台的《办法》,徐军表示,“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他建议,要以《办法》的出台为契机,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对违反《办法》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徐军注意到,《办法》中提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困境儿童标签化,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博眼球、赚流量,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进行募捐、直播带货等。”

“现实中,部分公众容易被‘卖惨’营销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我国困境儿童的现状以及相关政策并不了解。”徐军如是说。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困境儿童得到了有效的救助和保护。近年来,我国针对孤困儿童福利政策越来越多,孩子们上学和生活不成问题。”徐军说,更多困境儿童面临的是亲情缺位等精神困扰。

在徐军看来,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之外,更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困境儿童现状,认识到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法律素养。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徐军说,“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对困境儿童的了解,真正关心、爱护这些孩子的成长。”

3

让更多困境儿童循着光、成为光

“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众多的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名律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彭静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少困境儿童案例。履职10余年来,她步履不停、笔耕不辍,尽己所能围绕困境儿童权益及其法律保障体系等问题鼓与呼。

“此次《办法》的出台释放了积极信号,一定程度上对不当使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的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彭静表示,“但对于如何收集、使用、存储及传播困境儿童个人信息,目前没有明晰的规定,这会导致相关机构和个人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循。”

此外,彭静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困境儿童隐私被侵犯时,由于取证困难、责任认定模糊等原因,很难对侵权者进行有效惩处。”

“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困境儿童,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关键。”彭静表示,我国目前尚未有针对困境儿童制定的专门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困境儿童权利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为此,彭静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儿童福利立法顶层设计,健全法律保护体系,建立国家监护制度,全面推进困境儿童保障。“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设困境儿童的特殊保护规定,进一步落实家庭、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对困境儿童的监管保护责任。”彭静说。

“此外,可以建立统一快捷的儿童权益救济渠道。”彭静建议,设立专门的监护监督部门和儿童权益保障投诉中心,授予明确的权责,分别负责定期调查监督监护人的行为和本地区的儿童权益保障的投诉问题,并搭建“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投诉平台体系。

对于彭静的建议,李孝轩深以为然。“困境儿童权益保护,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接力赛。”李孝轩表示,从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到救助机构不断规范操作流程;从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对孩子们的暖心呵护,到每一位社会成员增强对困境儿童隐私保护的意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李孝轩说。

“对于困境儿童来说,他们的童年本就充满坎坷,不应再因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增添阴霾。”李孝轩表示,期待《办法》能够为孩子们筑牢坚实的权益“保护墙”,让更多困境儿童循着光、成为光。

记者:郭帅

文字编辑:郭帅

新媒体编辑:盛夏(实习)

审核:李木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