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的愿望往往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够顺利成长,少走弯路。但是,太多的指挥和控制,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能力。他们可能表面上很听话,但内心却感到困惑和压抑。人生路上需要的,是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而不是唯命是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经验和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和领会。不懂倾听的父母,堵住了感情流动的通道,也堵上了教育的门。懂得倾听,给孩子说的机会,才能明白孩子想要表达的真实需求。
聪明的父母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他们不会过度控制孩子,而是通过平等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潜力。愚蠢的父母只会让孩子听话,却不愿意听孩子的话。他们用命令和控制来要求孩子,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孩子的叛逆,自卑,甚至是自我封闭。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的理解,父母给的却是苍白的说教,当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给予不在同一个频道时,孩子就会听不进去。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时间久了,跟孩子之间的隔阂就会越来越大。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多倾听他们做事的原因和动机,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重视,只有父母竖起耳朵,孩子才会张开嘴巴,在这样的双向沟通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的教育,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对抗。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际是在和孩子较劲,看似是在批评教育,实际是在逼孩子认输。父母若一心只想用权威去压制孩子,孩子只能竖起全身的刺来对抗父母。强硬的父母,换来的不是孩子的臣服,而是逆反,甚至是惨烈的回敬。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处处在言语和行动上战胜他们的敌人,而是一个时时懂得共情和引导的朋友。
当孩子总是被要求听话,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难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一个生命都是具有自主性的,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完全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和发展的。所以,为人父母,要尊重生长规律,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就要通过倾听,沟通,协助,让孩子可以自己说了算,给孩子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不是一味的让他听话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不是被你一手安排好的路径。当你放手的时候,他们会开始发现自己的潜力,就像猎豹在草原上奔跑,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遇事先冷静,听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些包容和信任,相信孩子也能跟你敞开心扉。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相应地展现出对父母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孩子自己的事,不妨先听听他的想法,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出谋划策,宣布自己的决定,孩子也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任何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孩子也一样。不管他说出来的是荒诞的,无济于事的,家长都不需要过多评判,让孩子畅所欲言即可。父母若愿意耐心听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就能看见真实的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自然更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也更愿意接纳父母的意见。
正确的表达方式,是要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让他们懂得你可以换位思考,然后说出自己真实的考虑,适当的时候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要让孩子懂得选择与代价之间的关系。父母正确的教育,是要从小带给孩子足够多的安全感,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去逼迫孩子听自己的话,尊重孩子成长的差异与不同,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我,才能让彼此沟通没有障碍,亲子关系也才能越来越亲密无间。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父母不正确的观念害子女一生,父母并不总是正确。子女不是父母的工具,父母的本分仅限于尽父母的责任,而不是总想控制掌控孩子。孝敬父母,并不等于孝顺父母。真正的孝敬,是心里有父母的存在,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满足父母合理的要求。但并不是对父母百依百顺,尊重顺从父母合理的要求,但是父母不合理的要求是不能顺从的,因为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对。
聪明的父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与其单纯地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如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样,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等,尊重的对话,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探索如何在规则和自由之间找到平衡。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亲子冲突,还能让孩子在自主选择中逐渐成长为成熟,理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