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工程、项目、技术……,其实都需要首先去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已经有了市场需要然后去做对应的开发,还是有了产品和技术后去引导和创造市场。
前者是低级努力,后者是高级做局。
西天取经的故事讲到这,必须要好好来梳理类似于上述的一个本质问题?
《西游记》原著的第八回标题是: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那么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所谓的“取经”实际上是“传经”,我佛如来已经把经造好了,但就这么主动传给世人,然后说那是普渡众生的无上法门,世人并不一定会认同和接受,所以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人或者团队当宝贝一样地取回去。那么没有这样合适的人和团队怎么办?提前打造呗!前端和终端没法自动衔接怎么办?有观音菩萨这样的中间介绍人呗!
其实真正的历史,只有源于东汉初期的佛法东渡,隋唐时期的西天取经就是一个配套项目。
综上,我佛如来才是整个《西游记》背后那双若隐若现的大手。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哈,免得有些键盘侠又给我扣字眼或者断章取义,咱跟菩提祖师一样,没那么多时间要对每一个猴子面面俱到,理解万岁。
西天取经的故事发生在贞观年间,在此之前,佛道之争其实已经很剧烈了。而且基本上还是道教这个中国本土宗教稳占上风。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已经发生了一半。
如来佛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西方传教士,肩负着把佛教和佛学发扬光大的使命。可是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佛学和佛教并不是很友好,怎么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呢?自然是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目标市场需要自己。
佛教的传教路线其实跟明清时期的西方传教士基本类似,先是用各种神通、超能力、高科技去为市场服务,让整个市场大体上对自己形成五星好评,然后自己才能慢慢被重视。魏晋以后,因为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已经给道教树立了反面教材,所以魏晋时期,在北方,佛教是有所抬头的,比如石勒、石虎、苻坚、拓跋珪、姚兴等北方霸主身边其实都是标配了一个得道高僧,比如著名的佛图澄、鸠摩罗什等等。
但是,在拓跋焘时期,道士寇谦之很聪明,敏锐地发现了北魏政府对于信徒遍布天下的佛教内心之忌惮,所以到北魏传道,想重现道教往日之辉煌。恰好寇谦之遇到了另一个聪明的政治赌徒崔浩,崔浩先是宣称自己信道,然后利用政治优势把道教推到北魏国教的位置上,从而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太武(拓跋焘)灭佛。
佛道之争,其实永远只能是一个拉锯的动态过程。之后的佛教和道教拔河比赛的过程,咱们就不介绍了。反正各有千秋但谁也奈何不了谁。
上述便是隋唐时期,佛教所面临的处境。所以在隋唐历史之中,佛教著名符号“少林寺”有很多高光演出,那是一种自主营销。
如来佛要怎么去开启一个新的被重视、被需要的新市场呢?首先得去制造需求。三界妖孽纵横,所以需要我们普渡众生的佛法和佛经。但你说三界需要佛法,三界就真的会认识到或接受了吗?所以必须要有孙悟空这个彪悍的搅局者,把局面搅合得失控就不由得你们不信了。
其实一个合格的搅局者并不好找,因为立场和心性得首先过关,否则他把水搅浑了,跟对方混去了,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搅局者的能力必须在先,不然水还没搅浑,人就被其他执法部门给灭了,那也是白忙活了;最后还要跟很多第三方市场打好招呼,免得他们心里没数就会拼尽全力去消灭异己。
所以我们再来回顾孙悟空的成长轨迹——顶级的天赋、定制的导师、配套的资源、保护性的历练赛道……也就大抵明白了。
其实到这个时候,唯一想置孙悟空于死地的人就是太上老君,但很遗憾他错过机会了。所以,当场面变得不可收拾之后,玉帝是必须要请如来佛祖出来收拾残局的。两个目的:一个是营造无人能收拾孙悟空的表面事实,一个是家长及时出面调解免得太上老君(道教)不管不顾地以大欺小。
另外,如来佛祖在天庭被玉帝安排了“安天大会”其实也是一种默契和套路。主打就是一个没有如来佛祖,咱们天界、神界就不得安生了,所以如来佛祖是我们的救命大咖,是我们永远值得信赖的最后底牌。包括这种“默契”会议之后,王母娘娘、赤脚大仙等人陆续给如来佛祖送礼,其实也是一个意思,都是帮如来佛祖和佛教在抬高江湖身价。
如来佛祖回到西天灵山之后,又对众弟子“主动汇报”了此去天庭的详细过程。领导出差归来,主动跟下属汇报情况是啥目的呢?是在下属面前巩固权威呀!同志们,只要我出马,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其他神仙拿着头疼的孙悟空被我秒杀,关禁闭关在五指山下了。然后,他们各种敬我酒、送我礼……一句话,我比他们都牛,咱们佛教才是武林泰斗。
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虽二郎捉获。老君用火锻炼,亦莫能伤损。我去时,正在雷将中间,扬威耀武,卖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我与他打了个赌赛,他出不得我手,却将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压他在那里。五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
如来佛这番凡尔赛的效果是什么呢?灵山各位大仙都极口称扬,然后还各种给领导写诗搞内部宣传。熟悉吗?不熟悉就去看看嘉靖朝的青词文化吧!
咱们也顺便看佛门大神写诗的主题是什么哈?不还是普通人的人生主题“福、禄、寿”?所以渡众生还渡自己,很多时候真说不清楚。
福诗曰:福圣光耀性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曰: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视长庚。禄添万斛身康健,禄享千钟也太平。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曰: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大致经过500年的内部酝酿,如来佛祖感觉时机成熟了,便开始在普法大会上意思非常明确地讲话了: “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滢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字面意思就不翻译了,但核心意思就是,不是我们佛教要出风头,而是参差不齐的三界太需要我们了,尤其是乌烟瘴气的南赡部洲。
为啥必须是南赡部洲的情况最不妙、西牛贺洲的情况绝对喜人呢?因为取经工程的目标市场就是南赡部洲、而取经路线主要就是西牛贺洲。事实是什么,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当时的大唐已经是吊打了整个东南亚,你如来佛说人家“贪滢乐祸,多杀多争”;而对应西域的西牛贺洲你说得跟个天堂似的。谢谢你哈。真正现实之中,如果西域的女儿国不被李二凤给武装拆迁了,然后女儿国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女人被按需分配了,我就信了你的邪了。
领导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同志们要赶紧投票呀!于是,诸菩萨表示,传经那是必须的,我们佛门从来都是不抛弃、不放弃的,肯定不能坐视南赡部洲的同胞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可是传经得有经才行呀,我们现在没经呀!相当于我们建学校开堂授课是必须的,可是我们现在没有教材呀!
如来表示同志们多虑了,教材我早已准备好了,名为“三藏真经”(给唐僧唐师父提前冠名了)。
这教材老牛了。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适合天、地、鬼所有阶层,包治百病的意思。
但是,这么好的东西,肯定是不能随便送人的,得有缘人主动来求。跟一个漂亮小姐姐明明先看上你,但必须要你亲自开口并历经考验来求婚才行,是一个意思。我们佛祖也是很矜持的。
我掐指一算,这个有缘人在东土大唐。也别问我什么都知道,我好像有个徒弟早就投胎到那里去了。而且孙悟空还被我关在大唐边境了,有缘人不从东土大唐来,彼此错过了怎么办?谁去放孙悟空出来呢?但是大家不要想多了,不是我要照顾我徒弟,而是这么三藏真经太玄妙了,一般人领悟不了,普天之下只有我那个徒弟取了才不会浪费。
但是,谁去东土大唐做这个公关经理呢?这一路穷山恶水、妖魔猖狂,一般人去了肯定是完成不了任务的!当然,任务重自然也是报酬高,办成了就是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话都说到这份上,观音菩萨(其实跟如来是同为五方五老之一的,相当于如来是少林派掌门,她是峨嵋派掌门,身份平级,但实力居下,所以听少林的)立马主动站出来了。
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其实如来的每一个动作和安排,背后都是早有心仪人选的。
观音菩萨其实很懂职场套路的,立马主动地询问如来佛祖还有什么其他要求没有。在职场,你揽下来领导布置的任务,一定不要急匆匆去往前冲。第一步一定是先要跟领导确定好具体要求,不然后面你是非常容易变成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
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澜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回:“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枚,不遭毒害。”
如来这段话必须要仔细解读一下,“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是啥意思呢?你这次去不能开挂,得一路实地考察过去,然后把“游戏地图”绘制好,转交给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是啥意思呢?给你准备了相关证明材料。“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枚,不遭毒害”是啥意思呢?要告诉那取经人,不要怕,我已经给他托底了。尽管大张旗鼓来取经就行了,要穿着我得袈裟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我的取经人,要拿着我的锡杖让任何都不敢要你的命。
千万别一声不吭地来取经哈,那样我这个取经项目就没有广告效应了。
观音菩萨表示我懂了,然后便准备告辞了。这个时候,如来又表示别急,又取三个箍儿递与观音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啥意思呢?我已经给取经人安排了三个保镖,这三个保镖主要是思想过关、能力过关,至于脾气有点大没关系,这有三个定制的箍,一人一个,只要他们戴上了就不敢不听话。
大家看看,做局、营销、管理,如来佛祖是不是都是顶级水平了?事无巨细,早已在心中绘制好了蓝图。
但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如来佛祖也有失算的时候。因为你只告诉观音菩萨,你已经给唐僧准备了三个保镖,但你并没有告诉她这三个内定名额具体是谁。所以,不好意思,观音帮你把三个名额改了两个哈!这事留到后面再说哈。
被如来佛祖各种叮嘱之后,观音菩萨终于带着徒弟木吒上路了。木吒就是给师父(领导)拎包的。两人把相关文件和物件都守好,便下了灵山。
西游作者是个良心作者,不管有多少读者看得懂或者看不懂,该说的他永远会说,看看他怎么给取经项目暗示结果的哈——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裹旃檀。
人家唐僧不是来取经的而是归本愿,人家要借取经项目镀金成佛的。
说真的,咱就佩服如来佛这种顶级设计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只是基于原著的逻辑分析,不牵涉具体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