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电话作为连接医院与患者的生命线,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简单的拨号操作,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而言,却曾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以至于急救响应延迟,甚至危及生命。如今,随着无障碍呼救功能的推出,这一局面终于被打破。

听障人士如何实现“无声呼救”?

所有人也能使用的

一键呼救和视频呼救功能

究竟如何操作?

一起跟着福小卫来看看吧~

听障人士的急救难题得破解

今天下午,“沟通无障碍,急救零距离”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启动仪式在福建省急救中心举办。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小舟,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许志鹏,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廖艺萍出席活动,并启动了“福建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这标志着我省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急救中心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的省份。


据了解,我省现有持证残疾人91.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人15.3万,言语残疾人1.3万人。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拨打120实现自主呼救,成为困扰这部分人群的现实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一步提升全省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能力,省卫健委在省检察院、省残联的支持下,在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部署建设语音、文字、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呼救功能,目前已全面推广至71家急救中心。

微信小程序助力听障人士“无声”呼救

启动仪式现场,与会人员还一同观看了省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的演示。两位听障人士在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陈媚的指导下,深入了解“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方法。


“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由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出。它能在紧急时刻,满足听障人士直接向120指挥中心发送文字求救信息的需求,解决听障朋友的急救通信难题,搭建起高效可靠的生命救援通道。

在该小程序“听障人士呼救”的专属通道,呼救者填写好个人信息,描述病情或险情,确认发送后,120调度员的电脑界面上就立刻收到了呼救者发来的求救信息。

“病人多大年纪?”“具体在几号楼几层?”双方全程文字交流,还支持图片、预设症状模块选择。两位听障人士无需依赖语音,全程沟通无障碍,救援资源也能快速调配到位。

一键呼救+视频连线,让急救更高效

除了为听障人士提供文字求救通道,“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还创新推出一键呼救、视频呼救模式,打破急救沟通壁垒,让每个人都能快速获得救援。

(点击视频,了解具体操作步骤)

一键呼救:紧急响应,一秒接通生命热线突发状况下,打开小程序“一键呼救”入口,可以为自己、亲友或他人呼救。系统会实时定位,还能发送预设的患者信息,120调度员通过弹窗信息快速处理,缩短沟通时间,操作简单,各年龄段都能独立使用。

视频连线:专业指导,可视化急救触手可及点击“视频呼救”,120调度员会实时视频连线,根据画面远程指导心肺复苏、止血等操作,帮助病人、家属或路人等,在救护车抵达前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

全省覆盖,急救服务再升级

据介绍,120急救调度受地域限制,目前”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的覆盖范围仅限福州市区(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高新区),其他地市区县的呼救系统,民众可参考下表链接,提前添加相应的手机小程序,以备不时之需。



据了解,全省目前已有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指挥系统,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发送的报警信息;38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电话移动终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机短信发送的报警信息。

接下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指导急救中心进一步完善120调度指挥系统和院前医疗急救小程序,为听障、言语障碍人士及各类群体提供更优质、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保障。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通讯员:王莉、许陈玉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陈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