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费品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各家奢侈品集团上周纷纷发布最新财报数据,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爱马仕、拉夫·劳伦等企业营收上涨,但开云、Capri以及路威酩轩集团等仍业绩承压。贝恩咨询表示,在全球奢侈品行业遇冷趋势下,奢侈品消费者数量在过去两年里约减少了5000万,其中年轻消费者的流失尤为显著。另有机构预测,2025年高端消费品行业的年增长率将放缓至1%至3%。
圣罗兰、迪奥等奢侈品牌母公司2024年利润下滑
根据最新财报,圣罗兰、迪奥、博柏利、范思哲以及古驰等奢侈品牌依然卖得不尽人意。Capri集团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为12.6亿美元,同比下降11.6%;净亏损达5.47亿美元;旗下范思哲营收同比下跌15%至1.93亿美元。另一家奢侈品企业开云集团2024年营收为171.9亿欧元,同比下跌12%;营业利润25.5亿欧元,下降46%;旗下古驰全年营收为77亿欧元,下降23%;圣罗兰收入下降9%至29亿欧元。
路威酩轩集团(LVMH)2024年财报数据。
开云集团2024年财报数据。
而迪奥、博柏利(Burberry)等奢侈品牌及其母公司的业绩虽有回暖迹象,但仍处于苦苦挣扎的“胶着状态”。路威酩轩集团(LVMH)发布的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总体收入为847亿欧元,同比下滑2%;营业利润为196亿欧元,同比下滑14%。尽管全年财报表现好于预期,但拥有路易威登、迪奥、纪梵希等核心奢侈品牌的时装皮具业务部门收入仍下滑3%。另外,英国老牌奢侈品集团博柏利在截至12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收入同比下滑4%至6.59亿英镑,好于市场预期的13%跌幅。业内分析,这些品牌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品牌仍处在转型调整期的影响,尤其是部分品牌存在定位不清晰、设计创新不足等问题,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增长前景仍不明朗。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奢侈品集团在业绩下滑的同时,企业内部资产及人事也颇为动荡。比如,开云集团刚刚宣布终止与古驰创意总监Sabato De Sarno的合作关系;博柏利也屡屡传来将被高端羽绒服品牌Moncler集团收购、创意总监的Daniel Lee将离职等消息;范思哲母公司在2024年与泰佩思琦集团合并失败后,提出重新思考其战略,并不断有消息传出计划出售旗下范思哲品牌。
羽绒服比手袋好卖?高端消费细分市场或是未来突破关键
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2024财年及第四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3%达到152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增长13%,其中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达40亿欧元。在盈利方面,2024年全年经常性营业利润为62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40.5%,净利润为46亿欧元,同比增长7%。其中,中国区第四季度增长加速,增速回升至9%。
在高端消费品行业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爱马仕的最新业绩可谓“一枝独秀”,但是其他企业似乎很难“抄作业”。比如,近年来奢侈品涨价一直备受诟病,多家奢侈品牌承认,反复涨价的策略失败,并面对市场现实选择降价策略,英国奢侈品牌博柏利、玛葆俪Mulberry都提出了降价策略。“奢侈品牌通过涨价来提升品牌形象,对于该策略,显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不买账。”独立时尚咨询师雪筠表示,不断提价或将加剧奢侈品牌客户流失。然而,去年底爱马仕刚刚完成最新一轮涨价,入门款铂金包价格已突破10万元,前不久执行董事会主席Axel Dumas表示,今年将在全球加价6%至7%。也就是说,未来爱马仕还将更贵。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爱马仕的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客户群体消费的稳定性。
爱马仕2024年财报数据。
另外,在近期发布财报的奢侈品集团中,还有两家“低调”公司的业绩也可圈可点。一家是美国时尚奢侈品集团拉夫·劳伦(Ralph Lauren)。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拉夫·劳伦营收同比增长11%至21亿美元,调整后毛利率(68%)和营业利润率(19%)均超出公司预期。亚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至5亿美元,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涨幅高达20%。
另一家则是意大利奢侈品集团盟可睐Moncler。根据刚刚发布的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31亿欧元,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9亿欧元,净利润同比提升4.5%。其中,主品牌Moncler贡献了27亿欧元。亚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中国市场的第四季度实现双位数的增长,成为主要增长动力。这两家企业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主打高端消费品的细分市场。其中,盟可睐主打经典设计的高端羽绒服,拉夫·劳伦则主打休闲类Polo衫、亚麻衬衫、夹克等。另外,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营销都非常活跃,线下门店与电商销售齐头并进。
业内认为,2025年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会部分回暖,品牌向两极化甚至多极化分流是必然趋势。独立时尚咨询师雪筠指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奢侈品企业将瞄准细分市场,而中端奢侈品牌的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被挤压。“目前整体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奢侈品牌需要进一步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