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大规模越境行动,兵分四路,意图形成包围。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乌方投入的兵力约等于四个旅,总计约12000人

乌方集结约120辆西方提供的坦克85门各型号火炮,包括美国制造的M777榴弹炮、法国制造的凯撒自行火炮和波兰制造的克拉布自行火炮,火力配置密度达到每公里战线3.5门,超过一般战术密度。

面对乌军的突袭,该团在边境哨所建立临时防御工事,并组织约300名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阻击小组。

乌军先遣部队在突破边境时,采取小规模特种部队渗透与工程装备开辟通道相结合的战术。乌方工兵连队配备M58扫雷装置和M1150“突击者”排雷车,在炮火掩护下清理出数条通往俄境内的安全通道。

战斗最为激烈的区域是红军村外围,这里是通往库尔斯克市的战略要地。乌军第61机械化旅协同第95空降突击旅展开夹击,利用多批次无人机攻击摧毁俄军前沿火力点,随后装甲部队趁势推进,在红军村西北方向形成一个大约3.5公里宽的突破口。乌军在突破初期使用“闪电突击”战术,机械化步兵乘坐装甲车快速通过雷区,装甲车受损后立即转为步兵作战,保持高度的机动性。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在当天晚间的通报中承认,乌军在红军村方向取得突破,俄军正在调集预备队进行反击边境防线出现缺口,但乌军为此付出代价。乌军在突击行动中损失28辆坦克和42辆装甲车,伤亡人数约为750人。

与此同时,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况加剧,俄罗斯军方迅速调集三支部队增援前线俄军此次增援的兵力规模达到约2万人,装备包括近200辆坦克、350辆装甲车辆和180门火炮。俄国防部还调集约60架作战飞机,包括苏-35S战斗机、苏-34轰炸机和卡-52武装直升机,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俄罗斯国防部长在紧急军事会议上提到,将采取一切措施恢复边境安全。增援部队不仅具备防御能力,还具备反击火力。

俄军首先进行45分钟的火力准备。俄军投入约60门2S19“姆斯塔-S”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和24门2S7“牡丹”203毫米自行加农炮,对乌军前沿阵地实施炮击。同时,“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对乌军指挥所和后勤集结点实施打击,切断乌军的联系。

火力准备结束后,俄军第76近卫空降突击师第234团和第104团在装甲部队支援下发起地面冲击。这两个团共投入约4000名伞兵,装备40辆BMD-4M空降战车和32辆“短号”自行反坦克炮。

俄军在红军村战区投入超过150架各型无人机,包括“猎户座-10”侦察打击一体无人机、KUB-BLA自杀式无人机和“枭龙”侦察无人机。

俄军在红军村方向采用新型“突击纵队”战术。每个纵队由10-12辆装甲车辆组成,包括2-3辆坦克、4-5辆步兵战车和3-4辆工程装备。

俄军第4近卫坦克师“康捷米罗夫卡”的主力部队加入战斗,从红军村东南方向实施包抄。该师投入约65辆T-90M坦克和42辆BMP-3步兵战车,形成突击力量。坦克师采用“锤头”战术,集中装甲力量在狭窄战线上突破,随后向两翼展开,占领制高点。

下午3时左右,俄军突破乌军第二道防线,威胁到乌军在红军村的指挥中心。面对俄军反攻,乌军第61机械化旅被迫撤离阵地,转入防御。俄罗斯国防部声明称,到傍晚,俄军已收复包括佩特罗夫卡、尼基特诺和亚历山德罗夫卡在内的多个定居点,控制面积达30平方公里。

俄军此次反攻的关键因素在于:火力优势,俄军在该方向的炮兵密度超过乌军;空中支援,俄空天军出动苏-34和苏-35S战机,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电子战手段,俄军部署的“克拉苏哈-4”和“莫斯克瓦-1”电子战系统干扰乌军无人机和通信系统。

俄军在红军村方向的反击行动取得战果,乌军损失严重。乌军在该地区损失坦克18辆,装甲车25辆,火炮13门,人员伤亡约350人。

8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一段视频:俄罗斯第228摩托化步兵团第3营官兵在顿涅茨克州扎韦特诺村(红军村方向)升起旗帜。随后,俄军炮兵开始对红军村实施火力覆盖,为后续地面行动创造条件。

第228摩托化步兵团隶属于俄罗斯南部军区第8集团军,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部队,自冲突开始以来一直活跃在顿巴斯前线。该团第3营编制人员约750人

参与行动的军官称,第3营的插旗行动是一次行动。行动前,俄军无人机对扎韦特诺村周边进行持续侦察,绘制乌军防御部署图。第3营指挥官决定采用渗透战术,派出3个强击小组,每组12-15人,携带轻型武器,从不同方向接近目标。

行动于凌晨2时开始,俄军首先出动KA-52武装直升机对乌军前沿阵地实施火力压制。随后,强击小组在夜视设备辅助下,利用地形接近目标。在遭遇乌军哨兵时,俄军士兵使用武器予以解决。

上午8时32分,在确认周边安全后,第3营官兵在村庄高点升起俄罗斯国旗和第228团军旗。随后,第3营主力部队在装甲车辆支援下进入村庄,开始构建防御工事。

插旗行动完成后,俄军立即对红军村展开炮火覆盖。俄军调集多管火箭系统、240毫米自行迫击炮和203毫米自行加农炮等重炮,形成火力网。

火力覆盖范围集中在红军村及其周边约12平方公里区域,炮击强度达到水平。4小时内,俄军向该地区发射超过4200发炮弹和火箭弹。同时,俄军还使用弹药,该弹药能够对装甲目标实施打击。

炮火覆盖期间,俄军电子战部队启动电子战系统,压制乌军无人机活动和通信系统。俄军电子战能力在此次行动中表现出色,乌军大量战术无人机因信号干扰而失效,指挥通信系统也受到影响。

可以说,无人机侦察与精确打击的结合、电子战对敌方指挥系统的瘫痪,以及信息战对士气和公众认知的影响,都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

扎韦特诺村插旗行动后,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透露,俄军制定反击计划,旨在清除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存在。将继续推进,直到恢复边境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