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李女士遭遇骗局,被骗走10万元现金,急得团团转。报案后,民警迅速破案,成功追回了全部10万元。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李女士特意给派出所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解忧”四个大字。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李女士送上锦旗后,民警却突然用手铐将她铐住!



大家都感到非常困惑,明明她是受害者,怎么突然变成了嫌疑人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民警神速破案,追回赃款

事情要从2024年5月说起。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湖北省襄阳市的一个派出所迎来了李女士。她报案称自己在与药材商交易时,被人骗走了10万元现金。



李女士是河南人,57岁,为了做生意来到襄阳樊城区。对方三人与她在一家饭店见面,由于生意没谈成,她带着10万元现金离开。

然而,回到家后,她发现装钱的包里竟然全是洗发水!



骗子不仅团伙作案,而且手段十分高明。他们是如何在李女士眼皮底下完成调包的呢?

民警随后调取了饭店监控,发现这三个人穿着黑色衣服,戴着鸭舌帽和口罩,故意遮挡面部。



虽然当时天气已经回暖,但这几人的装扮显然是为了掩盖身份,避免被认出。

调查还发现,他们在支付时使用现金,而大多数人早已习惯手机支付,这明显是为了逃避追查。



离开饭店后,他们专挑小街小巷行走,显得心虚不已。但如今摄像头遍布大街小巷,他们的行踪早已被记录下来。



三人随后坐上一辆出租车,中途又换乘另一辆,最后到达宜城一个停车场。兜了几圈后,他们开上一辆面包车,上了去往安徽的高速。

尽管他们反侦察能力很强,但在高速公路上的高清摄像头下,他们的面部特征和车牌号都被拍得一清二楚。



很快,警方通过车牌号找到了车主鲍某,并结合面部特征锁定了嫌疑人,顺利追回了10万元赃款。

真情还是假意?真钱还是假钞?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民警发现了更多线索。

李女士坚称不认识这三个人,但她为何会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带着大量现金去交易呢?



通过监控,民警注意到李女士当天坐高铁去樊城时只背着一个双肩包,回来时手上多了一个黑色手提包。



这些细节让她的行为显得有些可疑,言语之间也有不少漏洞。

进一步调查后,警方发现李女士确实在撒谎。原来,她认识其中一个人——刘某。

两人是在网络社交软件上认识的,刘某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成功人士,五十多岁,这让李女士觉得他是个优质男。



两人在网上“热恋”,刘某说他有资源能搞到以假乱真的假钞。为了证明,他还带着李女士用假钞疯狂消费,给她买了许多东西。



李女士试过后发现这些假钞居然能花出去,连验钞机也验不出真假。她心动了,决定联系刘某用10万元换取40万假钞。

刘某告诉她最低要10万元,李女士咬牙凑齐了这笔钱,满心期待着变成40万。



结果,对方在交易前准备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皮包,里面除了最上面和最下面几张是真钱外,其余都是白纸。



趁李女士不注意,他们用另一个装满洗发水的皮包进行了调包。还“好心”提醒她不要坐高铁,因为带着假币过不了安检。



于是,他们帮她叫了出租车,并把装满洗发水的皮包放在后备箱里。这样,李女士只有到家才能打开。



骗子的套路环环相扣,之前用的都是真钱,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假钞。

回到家后的李女士发现皮包打不开,多次打电话问密码,刘某都支支吾吾。最终,她上网搜索方法,终于打开了皮包。



当她满怀期待地准备数钱时,却发现里面装的竟是霸王牌洗发水!



真是难以置信,快六十的人了,怎么会如此天真!

相信网上有真爱可以理解,但不知道使用假钞是违法的吗?因一时贪念,她被判有期徒刑3年,罚款5万元。



这仅有的5万元也被没收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那三个骗子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纷纷被判刑。



这个判决结果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为什么李女士没有拿到假钱,也被判刑?甚至比某些骗子判得还重?

法律专家表示:李女士有犯罪故意,有购买假钞的主观意图。在客观上是因为对方的原因未得逞,但仍然存在扰乱货币秩序的潜在危险性,因此构成犯罪。

你们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