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NBA常规赛中,湖人110-102艰难击败了开拓者,有趣的是,球迷在谈论湖人赢球功臣时,除了列出了砍下40分8板4助2断的詹姆斯以及32分1板7助2断2帽的里夫斯,还提到了开拓者的一名球员,作为开拓者首发小前锋,他在30分钟内12投1中,怒砍3分,正负值-13,首发5人倒数第一,他就是杰拉米-格兰特,其实这不是格兰特一场发挥不好,而是整个赛季的缩影!作为联盟出了名的万金油三号位,格兰特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


从“争冠拼图”到“摆烂工具”:格兰特的波特兰噩梦

2023年夏天,当杰拉米·格兰特签下5年1.5亿美元续约合同时,他或许想象过与利拉德并肩冲击总冠军的画面。然而一年后,这位30岁的锋线硬汉却成了波特兰重建废墟中的“人质”——场均得分从21.7分暴跌至14.4分,命中率37.6%,3分命中率由上赛季的40.2%跌至36%,防守积极性荡然无存。

开拓者管理层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渣男式运营”:先画大饼哄你续约,转头就把核心利拉德送到雄鹿,留下一句冰冷的“我们决定培养新人”。


数据断崖:从“持球先锋”到“折返跑工具人”

格兰特的陨落,是一份写在数据单上的“职场PUA报告”:

球权蒸发:上赛季场均触球62.3次,本赛季骤降至42.1次;

战术降级:持球单打比例从17.8%缩水至6.3%,定点投篮占比激增到41%;

效率崩盘:篮下命中率从67%跌至54%,中距离准星下滑12个百分点。

更扎心的是防守端:场均干扰投篮次数从4.2次降至2.7次,护框时对手命中率反而上升3.2%。用球迷的话说:“现在的格兰特,像极了被老板架空的老员工。”他在开拓者一眼看不到未来,越打越没劲,最后索性彻底摆烂!


重建泥潭:当新秀培养毁掉球星价值

开拓者的“摆烂式运营”,堪称毁灭球星的标准化流程:

1. 核心交易:送走利拉德,扶正亨德森,宣告放弃竞争力;

2. 放任单打:让安芬尼·西蒙斯场均狂扔18.4次(命中率42.1%);

3. 战术真空:全队助攻率联盟倒数第三,进攻效率和防守效率全部处于联盟第24位。

在这样的环境下,格兰特被迫化身“折返跑大师”——场均跑动距离2.8英里全队第一,但触球时间比新秀夏普还少1.2分钟。


暗藏锋芒:被废墟掩埋的顶级拼图

千万别被数据骗了!格兰特仍是联盟稀缺的“3D+”前锋:

三分冷枪:生涯三分命中率37.5%,接球投篮每回合1.12分(超联盟82%球员);

转换杀器:快攻得分率1.18分/回合,堪比巅峰西亚卡姆;

单打硬解:面框单打每回合0.97分,强于杰伦·布朗(0.93分)。

防守端他更是多面手:能换防1-5号位,上赛季将对手命中率压制在42.1%(低于平均6.3%)。这些技能,本应是争冠球队垂涎的宝藏。


反向验货:开拓者的“球星贬值流水线”

波特兰的魔幻操作,堪称NBA最坑“球星黑洞”:

利拉德:交易前场均32.2分,交易后雄鹿胜率提升12%;

CJ·麦科勒姆:离队后带领鹈鹕重返季后赛;

而格兰特在开拓者如今糟糕的环境下,交易价值从首轮签+潜力新秀跌至“负资产”。

总经理克罗宁的逻辑堪比“自杀式经营”——既要吃新秀红利,又要榨干老将剩余价值,结果两头落空。


救命倒计时:哪些球队该抢格兰特?

对于志在冲冠的球队,格兰特是完美的“最后拼图”:

湖人:詹姆斯、东契奇身边急需空间型锋线,他的三分+换防能力完美适配;

太阳:杜兰特减负计划最佳人选,单打效率可补布克短板;

森林狼:与兰德尔组成暴力锋线群,升级季后赛硬度。

对于湖人而言,即便拿八寸这个级别球员交换也稳赚不赔——毕竟,联盟仅有7名球员能做到场均2三分+1盖帽+1抢断,而格兰特是其中之一。


结语:别让忠诚害了你

格兰特的故事,像极了职场中那些被“画饼”困住的精英——明明能力顶尖,却被塞进不匹配的体系,最终在温水煮青蛙中耗尽价值。

当开拓者主场响起“交易格兰特”的呼声时,这或许是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警钟。毕竟,31岁的黄金年龄,不该浪费在陪亨德森练级、看西蒙斯打铁的无望循环里。


走吧,杰拉米!

你的战场应该是总决赛的聚光灯下,而不是波特兰重建废墟的阴影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