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杨晓彤 近年来,“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级政策及高层会议的热议话题,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今年的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国信控股集团董事、国信教育集团总裁、总校长迟云平带来了提案《多方发力共同促进大湾区低空经济教育发展》。他指出,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依托于低空空域并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并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随着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迅速拓展,低空经济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区域,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区位优势,但目前低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相关教育基础设施匮乏,影响了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迟云平看来,当前存在科普教育资源匮乏、技术成熟度不足、安全监管挑战、政策协同力度不足等问题。比如,大湾区低空经济科普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科普教育平台和课程,难以满足公众和企业的需求;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顶层规划尚未形成,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制定时缺少协同呼应,影响了科普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为此,他提出,加强科普教育资源建设。建立大湾区低空经济科普教育基地,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资源,开发系统化、专业化的科普教育课程和教材。举办低空经济科普展览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低空经济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提高公众和企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低空经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高国产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具备低空经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政策协同和顶层设计。制定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机制,推动低空经济科普教育的落地实施。

“大湾区低空经济科普教育是推动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科普教育资源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完善安全监管和科普教育、加强政策协同和顶层设计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不断提升公众和企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迟云平说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