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看到奥卡姆剃刀的一段话:

“我觉得恻隐之心不是生来就有的,清楚地记着儿时的一件事,那时候听说敲蛤蟆肚子,蛤蟆会生气,肚子越鼓越大最后会炸开。

我用木棍挑了一只倒霉的蛤蟆,翻过来敲它肚子,很耐心地敲了很长时间,很失望地没见它肚子越来越大,更没见爆炸。

回想当时的心理,对蛤蟆根本没有一点同情,毫无怜悯之心,小男孩的残忍恐怕是天生的。

现在让我慢慢敲蛤蟆,我肯定下不去手,如果必须让它死,我会给它一个痛快的。”



这个事我还挺有感受的,小时候我也干过一件类似的残忍的事。我们乡下那种房子,从门槛到走廊、天井各个地方,是有很多小缝隙的,这些小缝隙里,常常是蚂蚁栖息的地方。

我小时候见过它们如何合力把一条活生生的大青虫抬回它们的家里,也见过被它们生生掏空的虫子的躯壳。有一天,我兴之所致,走到一个蚂蚁窝旁,用一根小棍子往里捅,受到惊扰的蚂蚁成群结队地往外跑,被我一个个捏死。

屠城的过程至少持续了几十分钟,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耐心,慢慢捅,一个个往外赶,一个个杀掉。记得最后跑出来的还有个头特别大的品种,料想就是蚁后之类的存在。

蚂蚁侵入家里,用杀虫剂杀掉,或徒手捏死是太正常的,但这样故意慢慢玩死,就是残忍的行为。可在我四五岁大,做那些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着残忍的念头,也没有因为见到它们慌乱死亡而兴奋。

我什么都没有想,只不过是抱着一丝好奇,随手地做了这件事。



正如奥卡姆剃刀所说,人的恻隐之心,并不是一开始就长出来的,而是到了某个年龄,生理上逐渐成熟,也经历了某些事情之后,才懂得理解他人的苦难。

据我所知,长出恻隐之心的过程相当漫长,大致从青少年时代开始,要持续到成年之后,甚至直到中年,人才成熟下来,才对别人拥有真正的同理心,才比较能够理解和同情他人的处境,不轻易指责。

而有一些人,终生都不会长出恻隐之心,一辈子都缺乏同理心。这样的人,往往极度自私,或极度残忍。

没办法,这往往是天生的。人之初,并没有性本善,也没有性本恶。一个人性格里的善恶,大部分是天生的,小部分受后天环境影响,这才是真相。

只不过,这些善恶的性情,有相当一部分是逐渐长成的,并非一蹴而就。成长是一个漫长的阶段。

同样我观察到过,孩子的许多感知能力,都与恻隐之心一样,是到了某个阶段之后,才长出来的。比如恐惧。

我的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完全不怕黑,独自一人走进黑暗的房间,待在里面,毫不在乎。反而到了大一些的年龄,四五岁时,开始怕黑,怕鬼,怕怪兽,怕危险的动物,怕坏人。

这并不是孩子变得不勇敢了,胆子变小了,而是他们感知危险的能力开始成长了。更小时候的无所畏惧,其实只是无知无畏,而不是真勇敢。

我们知道,感知危险的能力,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人要能够感知危险,才不会只活两三集就轻易领盒饭。当然,过度害怕危险,又只能在人生的戏里失去当主演的机会。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小男孩有时显得异常残忍,这未必是真残忍,要分人的。绝大多数小男孩都喜欢枪,喜欢大炮,喜欢看战争片中不停爆炸的画面。他们都喜欢战争,喜欢看一群人冲锋,拿刀互相砍杀。

其实这不代表他们是魔鬼,他们喜欢这些,只不过是雄性天生喜欢力量,成天沉浸在自我力量的幻想之中而已。他们并不知道战争与厮杀的残忍后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