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发布调查结果,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韩国下届大选热门人选中支持率居首。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背后还牵扯着韩国复杂的政治局势,其中的种种动态,对美国而言,或许是个难以接受的“特殊信号”。
李在明资料图
先来说说韩国当下热议的尹锡悦弹劾案。韩国国会此前以168票同意、0票反对和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敦促任命马恩赫为宪法法院法官的决议案。为啥这个决议案这么关键呢?因为宪法法院法官数量,和尹锡悦弹劾案结果紧密相关。要是9名法官都到齐,弹劾案通过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目前弹劾案已经进入第十轮公开辩论,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也将在本月20日对尹锡悦进行第一阶段公审,罪名是内乱主谋。尹锡悦的政治处境可谓是岌岌可危。
在这个紧要关头,尹锡悦的一些操作让人咋舌。为了摆脱被弹劾的危机,他开始胡乱甩锅,污蔑“中国干涉了韩国大选”。在他的影响下,一些支持者的行为也十分极端。2月14日,一名40多岁的韩国男子,穿着“美国队长”战服跑到中国驻首尔大使馆门前,扬言要对中国使馆“发动恐袭”,最后被警方拘留。这种闹剧般的行为,恰恰反映出尹锡悦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和尹锡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在明。民调显示,李在明以43.3%的支持率在韩国下届大选热门人选中排名第一,远超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18.1%)、首尔市长吴世勋(10.3%)等人 。李在接受美媒专访时,就中韩、美韩等关系发表了看法。他强调“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希望缓和尹锡悦政府对华的强硬态度。同时,他也表明加强美韩日三国合作是正确的做法,但也呼吁美国无需“过度”或“不必要地”担心共同民主党上台后会削弱这三边关系。
李在明资料图
从李在明的表态能看出,他主张韩国外交要保持战略平衡。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经贸和半岛问题上,对韩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要是一味亲美,疏远中国,韩国的经济肯定会遭受重创。近期韩国民众对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满情绪持续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出口企业经营困难,这些问题都和尹锡悦政府极端的亲美路线脱不了干系。韩国产业界也普遍认为,维持和中国的正常经贸关系,对韩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再把目光放到美国这边。一直以来,美国都希望韩国能紧紧跟随自己的脚步,在亚太地区推行其战略。特朗普时期,就对韩国在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配合有所期待。可如今韩国传来的这些信号,恐怕会让美国感到焦虑。如果李在明上台,韩国的外交政策很可能会做出调整,不再像尹锡悦政府这样毫无保留地亲美。这对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的战略布局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
从历史角度看,韩国保守派长期以来对华态度不友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韩国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在大国之间找到平衡。李在明提出的务实外交主张,反映了韩国政界对国际形势的理性认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韩国只有保持战略自主,追求均衡外交政策,才能维护地区稳定,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尹锡悦资料图
韩国政坛的这一系列变化,对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韩国外交取向的改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美国一直试图在亚太地区巩固自己的影响力,可韩国的这一特殊信号,或许意味着美国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接下来,就看韩国政局如何发展,以及美国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