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一个清晨,苏步青坐在桌前,目光落在窗外,神色复杂。他回过头,看着正在厨房忙碌的妻子米子,突然开口:“整整43年,你该回去日本了。”

回去?回哪里?她早已习惯了中国的生活,甚至连日语都变得生疏。可她明白,苏步青的这句话,绝不仅仅是让她回去看看那么简单。



跨越半个世纪的承诺

回到1936年,苏步青携妻子米子回到中国,彼时的他们意气风发,满怀热血。然而,现实却并不宽容,浙江大学的贫寒让他们的日子举步维艰,米子甚至连一件新衣都舍不得做。可她从未抱怨,因为她知道,她的丈夫不仅仅属于她一个人,他还属于这个国家。

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迁往内陆,米子拖着孩子,一路颠沛流离,脚上布满血泡。而就在这时,她收到了来自日本的电报——父亲病危,命悬一线。那一刻,她的内心是撕裂的。是回去尽孝,还是留下陪伴丈夫?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她用坚定的目光告诉苏步青:“你在哪,我就在哪。”



这是她的承诺,一个女人对爱的执念,一个妻子对丈夫的追随。她知道,这一去,可能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可能再也无法见到父母的最后一面。但她没有犹豫。

时代的洪流与无言的坚守

新中国成立后,苏步青成为国内数学界的领军人物,而米子则成了那个默默支撑他的女人。八个孩子,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饭,她把所有的青春都耗在这个家里,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逐渐被人遗忘。

可苏步青没有忘。



他看着米子日渐苍老,看着她那件穿了无数年的旧衣,心里充满愧疚。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拿出了一点积蓄,对她说:“去做件新衣吧。”

米子笑着摆手:“这件还好得很,不用。”

可苏步青却一改往常的温和,固执地说:“一定要去。”

米子愣住了,她从来没见过丈夫如此坚持。就在那一刻,她猛然明白了——他不是让她去做一件衣服,他是在告诉她:你该回家了。



她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一种被掩藏了四十多年的情感,在这一刻彻底决堤。

1979年,69岁的米子,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船。

当她站在日本故乡的土地上,面对早已物是人非的家乡时,泪水无声滑落。她走到父母的坟前,一遍遍地磕头,哽咽着说:“父亲,母亲,我对不起你们……今天,我终于来看你们了……”

愿世间所有深情,都被温柔以待

1986年,米子病倒了,苏步青守在她身旁,寸步不离。米子看着他,声音微弱却依旧温柔:“你不要太难过,孩子们都长大了,我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你……”



苏步青泪流满面,他知道,米子这一生,从未为自己考虑过。

米子走后,苏步青把她的照片贴身放在胸前,一刻也不舍得放下。他说:“我的妻子,依然和我在一起。”

2003年,苏步青离世,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那个为了振兴国家而奉献一生的数学家,和那个为了爱而放弃一切的女人,终于再也不用分离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