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奔驰给出了去年的年终答卷,也成为第一个发布年度业绩财报的传统豪华巨头。

下滑是2024年汽车市场呈现出的普遍现象,在奔驰还未正式公布2024年财报时,外界似乎就已经预知了包括奔驰在内的很多跨国车企的业绩。

简单来看,营业收入和利润相比2023年均有所下跌,但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看来,仍是“稳健的表现”。

其底气来自于,尽管在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有超过100亿欧元的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现金,但余粮仍然不少。

财报显示,集团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高达9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0亿元)。

对资本市场而言,现金流的重要性不亚于当前的利润表现,况且在2024年肉眼可见的疯狂价格战下,拼的不是谁更疯狂,而是谁能扛到最后。



在利润下降的前提下,自由现金流仍然能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业务的现金转换率(CCR)非常高,工业业务净流动资产达到3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87亿元),在2023年,这一数字还是311亿欧元,相比2023年还有所提高。

奔驰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奔驰的研发投入依然保持在87亿欧元的高位,占全年销售额的近6%,这甚至比销量、利润都更稳健的2021年和2022年还要多。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对未来平台和科技的投资——特别是对MB.OS的投资,而对固定资产(PP&E)的投资处在2023年相同水平。

奔驰曾表示,由于大规模的产品发布计划,相关研发投资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然后从2026年起放缓——这也就意味着,奔驰在2025年的研发投入还将加大。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康林松会宣布“奔驰从2025年开始到2027年,将发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车攻势。”

根据财报发布会上的信息,奔驰制定了多达36款新产品的强大产品更新计划。



2025年有4款新产品,包括3款油车和1款电车,在2026年则会有18款新车上市,其中油车8款,电车10款,2027年新车数量为14款,油车和电车各7款。

在高端豪华车方面,将会有10款油车和10款电车新产品上市;而在核心豪华产品群,则有4款油车,3款电车上市。在新生代豪华,合计有3款油车和4款电车上市。

不难发现,电车和油车的数量基本55开。

而全新CLA,作为这一轮攻势的急先锋,就能看出奔驰在产品上的战略调整。全新CLA不仅提供纯电版本,还将推出全新4缸48V轻混版本。

不仅仅是产品线的优化,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在升级。在高达87亿欧元的研发投入中,MB.OS全新电子架构的研发占比不少,奔驰未来所有车型都将搭载这一全新的自研操作系统,

不过,眼下奔驰的确也有不少压力。2024年,奔驰营业额为14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同比下降4.46%,息税前利润(EBIT)为1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30.9亿元),同比下降30.96%。



拖累整体表现的是乘用车板块的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的总收入为1077.61亿欧元,同比2023年下滑4.4%,调整后的EBIT为86.77亿欧元,同比上年大幅减少55.75亿元,下滑40.5%。利润率也已经从12.6%下降至8.1%,但仍然维持在了104亿欧元净利润的百亿盈利规模。



面对业绩的下滑,奔驰也很坦诚,表示乘用车利润的下滑主要原因是销量的降低、降价和产品组合不被市场所认可。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2024年奔驰全球销量为198万辆,同比下降3%。其中德国销量下降9%,美国销量上涨7%。在中国市场中,奔驰虽以71.4万辆稳坐豪华品牌销冠,但下降幅度还是达到7%。

而面对中国市场的失速,奔驰正以“本土化”为核心发起战略反攻。

比如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奔驰在中国的研发团队超过2000人,在北京、上海设立了两大研发中心,加码投资140亿元。

在智驾方面,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了高速NOA系统,不到12个月就量产上车,还有完全为中国驾驶开发,不依赖高精地图的“L2++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就率先登陆中国市场,搭载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的“无图”L2++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并标配自研MB.OS操作系统。

另外,还有7款专属车型在中国市场推出,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和驱动形式,并搭载中国特有的应用程序和车机内容,包括专属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

今年1月,奔驰中国高层也公开表示,通过主动优化零售网络布局、精简产品品类等措施,2025年将对经销商网络将进行战略性优化。

从上面的举措,不难看出奔驰对于中国市场的渴求,奔驰的反攻,在2025年也要全面打响了。

从业绩数据来看,这份财报确实是奔驰近年来触及的业绩“冰点”,但有“瑕疵”并不可怕,这份财报背后藏着的是奔驰史上最强大产品攻势的雄心和变革。

1 兜有余粮,加速进攻

这是因为自由现金流是从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现金项目中计算得出的,对于股票交易价格和股东利润分配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转型期,现金流动情况几乎被看做企业维持生产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