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外交部机要处长资历被人质疑,周恩来:他是我党杰出特工

1949年11月8日,我国外交部在北京宣告成立,周恩来总理兼任外交部长。宣布任命时,他说道,这虽是众望所归,但仍需肩负重任,全力以赴。



外交部中负责机要事务的处长职位,由周竹安同志担任。

地下即刻传来阵阵低语,众人纷纷开始交头接耳,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周竹安究竟何人?何以能胜任此重要职位?

周总理闻及下方的窃窃私语,微微一笑,随即开口言道:

周竹安的经历究竟有何非凡之处,竟能赢得总理如此赞誉?



1891年,周竹安诞生于长沙贫寒农家。他上学机会源自父母节衣缩食,积攒铜板。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师从徐特立

徐特立先生乃“延安五老”之一,亦是毛主席与田汉之师。受其熏陶,周竹安立志教育救国,毕业后便在当地担任教育主事一职。

在此期间,周竹安与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有志青年结识,他们常相聚讨论。通过这些交流,周竹安逐渐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出路。

1927年,周竹安成为中共党员一年后,长沙遭遇“马日事变”,危及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周竹安与夏明翰等受命留守长沙,秘密从事地下活动。

周竹安与夏明翰乃湘籍挚友,多年相交于长沙,彼此扶持,情谊深厚。1928年初,二人均被调职至湖北省委,共同开展工作。

这一年,武汉因汪精卫等人叛变,局势极度危急。他们刚调往武汉,夏明翰即遭叛徒出卖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与诱惑,他坚贞不屈,于1928年3月英勇就义,未吐露丝毫情报。

周竹安尚未从好友牺牲的悲痛中走出,便投身工作。虽以刻章商人身份掩藏,但夏明翰的出现已让国民党反动派警觉。5月,他们逮捕一名交通员,于其家中搜出署有周竹安名的空白信。

周竹安同样被敌人捕获,面对严刑拷打,他坚守不屈。因敌人缺乏确凿证据,加之组织援助,最终周竹安成功脱险。

尽管他侥幸存活,却因被列名而处境危险,即便未泄露情报。因国民党反动派已暗中监视,继续地下工作将极易暴露,故组织调他至上海,负责保卫党中央。

年末,周竹安被派往法国,名义留学实则组建反帝同盟。半年后转至比利时,两年后因宣传共产主义被比利时当局察觉并驱逐出境。

周竹安别无选择,只得离开比利时徒步前往巴黎。经历重重困难后,他终于在巴黎寻得党组织,并在其安排下,于当地“万花楼”中餐馆担任账房。

在巴黎,周竹安悄然设立情报联络站,同时创办报社,印刷刊物,旨在揭露列强侵华真相,并积极传播共产主义理念。

1939年,因欧洲纳粹势力察觉到周竹安的活动,且国内抗战形势严峻,经组织商讨,决定把周竹安调回国内。



在欧洲度过了十一年,1940年初,49岁的周竹安回国。多年的国外情报工作让他成长,如今的他已成为一位具备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资深情报人员。

1940年5月,周竹安调至中共中央南方局社会部,甫一履职,即接到策反任务,目标锁定为周光亚。

周竹安凭借酒精厂总管理处秘书一职,迅速接近了周光亚。经过数次会面,他成功策反了周光亚,为此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重庆,周竹安成就斐然,他助沈安娜成为老蒋秘书,情报获取变得容易。他往返长沙与重庆,维系数百人的情报网,其子女亦受父亲影响,投身此艰巨任务。

周竹安八岁的小女儿也常助父传情报,敌人搜查严密时,她更是关键传递者。敌人难料,八岁女孩竟有此胆识。虽或有惧,但信念已超生死。

此外,在策反工作中,他着力扩建国民党情报网络,吸纳如周茂僧、周光亚等人,使我党能迅速获取国民党最新情报,为计划实施与紧急撤离奠定基础。

《新华日报》在艰难时期持续出版,资金消耗巨大,这些资金多源自周竹安。在报社内部,众所周知,周竹安堪称《新华日报》的“金库”。

周竹安在重庆的表现极为出色,这些成就为他后来参与长沙解放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8年,解放军战场屡胜,极大提振士气。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中共领导的全国解放战争胜局已定,程潜亦返湘履新。

当时湖南地下党无电台,重要消息难以及时汇报亦无法迅速接收党中央通知,故党中央决定派上海吴克坚情报系统人员赴长沙,迅速建立秘密电台与情报站。

接获通知后,他们即刻行动,无丝毫延误,并加入策划程潜起义。遵照周恩来指示,吴克坚将这项重任委托给了周竹安。

1949年5月7日,周竹安偕译电员章朴乘飞机自上海抵达长沙,而报务员赵翰林则途经香港,由潘汉年安排转至长沙。

抵达长沙,周竹安遵循李克农的指令,果断切断与横的联系及地方党组织的关联,确保不被敌人利用或破坏。

周竹安经考察后,决定在国民党退役中将师长周启铎的乡下住宅设立电台,因周启铎的身份可避检查,且乡下位置隐蔽,不易遭敌人监测信号机器破坏。

电台建成后,周竹安着重情报搜集,抵长沙即召集原策反人员如黄雍、周茂僧等,全面搜集湖南的兵力、编制、调动、作战计划及舆论等情报,经秘密电台传党中央,为解放湖南提供参考。

因中共在湖南活动频繁,白崇禧迅速带领新桂系撤至湖南,担当反共前锋。新桂系拒不投诚,致使长沙即刻笼罩在血雨腥风与恐怖氛围之中。

程潜

7月2日,周竹安向程潜转达了中共中央的复电,建议其表面上主张湘桂合作,并尽力留在长沙作为内应,同时传达了中共中央对此的深切期望。

与中共中央建立联系后,程潜深受触动,毅然决定不再徘徊,坚定地支持共产党,致力于湖南的和平解放事业。

周竹安在唐生明的协助之下,成功争取到了另一位关键人物——陈明仁的支持。

8月4日,程与陈两位宣布发动起义,此举标志着长沙顺利实现了和平解放。

解放军入城之日,周竹安携幼女湘田上街,与众人共庆。湘田忆起,父亲素日坚毅沉稳,鲜露情感。但长沙解放之时,他却紧抱她,泪流满面。

女儿忆述往事道:“我记得,父亲这辈子仅哭过两次。”

幼女尚不懂,对父亲而言,长沙解放即理想成真。自1928年离家,二十一年后,周竹安首次轻松漫步家乡街巷,此刻终感游子归乡之乐,他从苦难中拯救了沦陷的故乡。

1952年,周竹安出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4年,年近耳顺的他被任命为驻保加利亚大使,直至1958年初因工作劳累、健康欠佳而回国休养。

1977年7月23日,一生致力于中国共产党的周竹安因病去世,终年86岁。临终之际,他仍心系新中国,念念不忘。

周竹安前半生致力于地下情报工作,多年匿名奉献,使众人对其身份及贡献知之甚少,但他毫无怨言,也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功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