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红灯笼挂上枝头,江淮大地的年味里跳动着青春的脉搏。在暖意融融的小镇座谈会上,返乡大学生齐聚共话,智慧的火花溅落在乡村振兴的蓝图里。县城融媒体中心内,首届大学生春晚燃爆全场,传统文化与青春表达完成了一场双向奔赴。从新春茶话会开始,返乡大学生一整个假期都在用键盘敲击新一年青松驿站的活动方案,目标是让在外青年人才与家乡联系得紧密些、再紧密些……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鼓励和引导青年入乡发展和就业创业。而这群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年轻人,正将乡愁转化为建设家乡的源代码,开启一场与故土的“热恋”。
小镇返乡大学生座谈会
“这场座谈会让我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潜力,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家乡的责任与使命。家乡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也应积极投身其中,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2月7日,和县香泉镇团委组织召开2025年返乡大学生座谈会,省内外高校的12名大学生参加。就读宿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赵鹏在会上发言,希望利用自己所学的大数据知识为家乡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助力家乡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业规划。
香泉镇副镇长金婧介绍,会前,镇团委共摸排了12名返乡大学生,并诚挚邀请参会。会上还特地安排介绍香泉镇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等议程,旨在充分调动香泉籍大学生对家乡的关注,更好地凝聚人才力量,鼓励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助推香泉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座谈交流中,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返乡大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在外求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一介绍了自己的所学专业和未来计划,并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对香泉镇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每一次返乡都能感受到家乡巨大的发展变化,这个春节也不例外”。就读唐山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的章子恒兴奋地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家乡组织召开的座谈会,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当天,大家围绕家乡发展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建议家乡深入拓展文旅融合,聚力打造美丽乡村,提高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大学生,我们既有知识储备,也有青春活力,应当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章子恒表示。
香泉镇党委副书记戴青参加当天的座谈会深受触动。“看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听着大家充满激情与思考的发言,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无限的可能,也看到了香泉镇未来发展的希望”。戴青介绍,返乡大学生在交流中围绕自身所学专业、成长经历和返乡见闻,分享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香泉镇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智能化、现代化的建议;有的同学分享了在大城市的求学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和先进理念;还有的同学对家乡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提出了新颖的创意和思路。这些想法,都展现出他们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也让我们这些长期扎根家乡的工作者深受启发”。戴青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希望大学生们无论将来是选择回乡创业,还是在外地工作,都能够心系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下一步,镇团委将持续搭建返乡大学生与家乡沟通的桥梁,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返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
香泉镇返乡大学生座谈会
大学生家门口上“春晚”
2月10日晚,由绩溪县委人才办主办,团县委、县大学生联盟共同承办的绩溪县首届大学生春晚在该县融媒体中心落下帷幕。
晚会以“良安旧韵 绩溪新声”为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就读全国各高校的5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演,倾情献上歌曲、舞蹈、情景剧、小品、走秀等节目,现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大学生春晚的舞台将在外求学的绩溪籍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大家借此机会增进了解、加强联系,分享彼此的大学生活,展现绩溪学子的风采”。就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的陈宇健在当天的大学生春晚中出演情景剧《巴黎和会》中顾维钧一角。他介绍,该情景剧借鉴了电影《我的1919》,在电影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从人物选角,到剧本修改,再到最终效果呈现,经过大家不断的打磨与完善,“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大家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当时的背景”。
作为第三个出场的节目,情景剧收获了观众很好的反响。“每一句台词都使我内心激荡起深深的家国情怀,我相信以情景剧这样一种现代化的舞台形式一定能够增强大家内心的家国情怀。”陈宇健表示。
记者从团绩溪县委了解到,此次大学生春晚的举办,旨在搭建青年人才沟通桥梁,引导返乡大学生发挥自身特长,进一步提升他们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引导他们将蓬勃的青春力量融入绩溪发展。
下一步,团县委将持续推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人才储备,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形式与内容,拓宽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渠道,持续开展“绩有引力 才聚良安 ”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爱才敬才良好氛围,为绩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绩溪县首届大学生春晚
情景剧《巴黎和会》
家燕归巢报桑梓
除夕前一天,黄山市“家燕归巢 情系桑梓”青年人才新春茶会成功举办。市委人才工作局、市投资促进局、团市委、驻外青年人才联络站、青松驿站代表等20余人参加活动,共叙乡情,共话发展。“没想到一场座谈会开了整整一上午,比预期时间长了很多。”团黄山市委书记孙洁感慨。
座谈会开始,团市委分别宣读了《致黄山市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致黄山市驻外青年人才联络站成员的一封信》。南京、深圳、杭州、合肥、上海联络站依次从关怀家乡、自身建设、服务青年等方面汇报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并谋划了联络站2025年度工作。青松驿站站长代表围绕青年人才活动提出了建议。
座谈交流环节,气氛热烈而融洽,各青年人才结合自身领域进行交流。市委人才工作局表示在外青年人才要“凝聚黄山情,畅谈黄山梦”,驻外青年人才联络站要搭建暖心暖情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为在外黄山籍人才提供贴心服务。青松驿站要发挥好自身在联络、宣传、就业、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拓宽交友圈,全方位宣传黄山、推荐家乡。
“在外的黄山青年,是黄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黄山发展的宝贵财富”。孙洁指出,希望在外的黄山青年,能够抢抓机遇,敏锐捕捉家乡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新契机,精准定位,找准结合点、着力点与切入点;能够主动作为,充分释放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创新思维,发扬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在科技攻关、产业升级、项目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迸发创造活力、贡献聪明才智,引项目、引人才、引流量、引创意;能够饮水思源,不忘家乡根本,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精进专业素养、拓展业务版图、促进资源对接,画出最大同心圆,努力成为黄山发展的最足动力。
新的一年,团市委将联合相关单位,持续加强驻外青年人才联络站建设和青松驿站建设,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辐射更多黄山籍青年人才,带动更多青年人才关注家乡、回归家乡、建设家乡。
黄山市“家燕归巢 情系桑梓”青年人才新春茶会
(记者谢婷婷,通讯员金婧、王德辉、李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