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地时间2月19日,美军在加利福尼亚州试射了一枚未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这向当前的国际形势释放了一个巨大的信号。
因为就在前一天,美国和俄罗斯两个结怨多年的宿敌们,在沙特会晤谈判。
中俄这对战略伙伴,又将走向何处呢?
谈判分利益
2月18日,美俄各自的代表团们前往沙特,进行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会晤谈判,主要内容是如何解决俄乌冲突,但核心问题是怎样修复美俄关系。
促成这一“世纪大团圆”局面的人,正是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第47任美国总统,也到了他实现之前竞选的承诺“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的时候。
虽然并非物理意义上的“24小时”,但特朗普在解决俄乌冲突的行动上确实迅速。
去年12月,特朗普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乌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晤。而他当上总统后立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并在2月18日,进行美俄谈判。
在与俄乌冲突参战国的谈判中,特朗普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迅速解决俄乌冲突”势在必得。但实际上,他在整个谈判期间,都在以权压人。
之前,特朗普主要施压乌克兰,先是要求乌克兰必须以同等价值回报约3500亿美元的美国对乌援助总额,后又人身攻击泽连斯基,说他是“一个未经选举的独裁者”、“一个喜剧演员”。
他搞这些动作的原因,无非是趁着俄乌冲突结束之前,榨干乌克兰的最后价值,所以,他才提出“等价交换”的物品是乌克兰的稀土矿。
如今,特朗普也要施压俄罗斯,主要是防止普京在之后的谈判中狮子大张口。
无论是特朗普和普京通话,还是此次美俄沙特会谈,都让彼此非常满意,但特朗普显然想拥有更多话语权,所以在对俄态度的方向上,采取了“一手挥大棒”、“一手拿糖果”的策略。
2月19日,美军成功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就是对俄罗斯的威慑。不过,这对中俄战略而言,倒是一个积极的讯号。
有主权才能谈合作
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至今,美俄关系走低,但中俄关系反而一路长虹,仅贸易额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448亿美元。
很多人认为,中俄关系会受美俄关系影响,若美俄关系缓和,中俄关系可能不再亲密无间。
但实际上,俄罗斯拎得清。
美国此次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捏住了俄罗斯的短处。
2024年9月24日,俄罗斯试射了一次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却以失败告终,不仅导弹坠落,还摧毁了发射井。
即便俄罗斯导弹在数量上和多样性上,高于美国,但稳定性和技术性仍是个大问题。所以,俄罗斯若真心想结束俄乌冲突,将接受美国的施压,但埋下了隐患。
若美国借着军事强国,继续向俄罗斯施压,凭它单打独斗,未必能与美国在谈判上势均力敌。
所以,俄罗斯需要中国做伙伴,因为仅在洲际导弹的发展上,中国可谓是厚积薄发。
1980年,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对比美俄的导弹事业发展,几乎晚了半个世纪,但多年来,我国一直稳扎稳打,追赶美俄的导弹事业。
这次,美国试射的“民兵3”从1958年研发到1977年结束生产,据悉,美军装备了450余枚,但是,服役半个多世纪的导弹,谁也不敢保证质量,只有发射出来才知道是好是坏。
2021年和2023年,美国先后两次“民兵3”试射失败,是美军无法抹掉的黑历史。
而美国新研发的“哨兵”导弹,因为项目成本高达千亿美元,必须通过审查以确定继续或者下马。
所以,美国才会吃惊于中国的导弹发射。
2024年9月25日,中国又一颗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令各国震惊,尤其是美国五角大楼,在去年年底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预言:2030年,中美俄的核力量将平起平坐。
从核力量看国际关系,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关系,最有可能达到“三足鼎立”的状态,而中俄关系也会更加牢固。
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称“中俄关系绝对不受外部环境动荡的影响”。王毅外长也说:“无论形势如何演变,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
美国的离间计恐怕要泡汤了!
而且,美俄关系是否能迎来春天,关键在于美俄能否如愿以偿地分到利益,但在此之前,他们还要喂饱欧洲和乌克兰的肚子。
若俄乌冲突不会结束,美俄之间的隔阂也无法完全翻页。
参考资料:
海外网:2025-02-20:美军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