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斯里兰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国家,但是印象都不太深刻。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地理位置,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它其实是印度的一个邦。

实际上斯里兰卡确实离印度非常近,就隔着一条100多公里的海峡,但是两国却从来没有过附属关系。

斯里兰卡是比较著名的旅游国家,还有出名的锡兰红茶,甚至还有宝石之国的美誉。



但这里也是一个穷国,甚至常年靠借贷活着,2022年时爆发的债务危机,外债竟然高达510亿美元。

中国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援助国和投资国,我们为其援建的汉班托塔港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

可是没想到中国呕心沥血援助的项目竟被西方国家称为“掠夺性政策”,更说我们给小国制造债务陷阱。

最后,连斯里兰卡本国也差点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汉班托塔港的项目又有什么内情?



斯里兰卡跟印度一样,曾经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个国家就在印度半岛旁边,是一个岛国。

在殖民期间它被称为印度洋上的眼泪,并不是说这座岛的形状像眼泪,而是因为斯里兰卡生产各种宝石。



由于斯里兰卡跟印度太近,两国虽然隔着海峡,但几乎就算是接壤的关系。

因为两国的海峡中间有一座类似水上桥梁一样的珊瑚礁,最深处只有10米左右,被当地人称为“亚当桥”,因此印度跟它的关系就非常深远,两国的互相影响也很重。



印度和斯里兰卡先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斯里兰卡却因为两个民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导致分裂,爆发内战。

刚刚摆脱了英国控制的印度,就放飞自我,想趁这机会当上南亚一哥。

于是印度资助了斯里兰卡的反政府武装猛虎组织,没想到这个组织拿了印度的装备和物资,却压根不听印度的话,还把印度派去的维和部队给打了。



印度一看搞不定,也就放弃了参与人家的内政,结果斯里兰卡自己打了26年,直到2009年才结束了内战。

就因为这个关系,让斯里兰卡看清楚了印度这个邻居的野心。

所以在经济上并不太依赖印度,虽然还是要给印度赔笑脸,防止给自己穿小鞋。

但同时开始倾向于中国,准备抱一条更粗的大腿。



迎来了和平的斯里兰卡,开始朝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路子走。但想要发展经济,就得有支柱产业。

斯里兰卡的旅游业虽然不错,但想靠着这个发家致富还是不行的。虽然也有丰富的宝石储量,但却没有独立的开采技术。

至今在开发斯里兰卡宝石的,还是当初英国留下的殖民公司,他们能给这个国家上交多少的税收可想而知。



正在斯里兰卡为了经济犯难的时候,发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做转运港口贸易。

于是在2003年,丹麦赫赫有名的工程咨询公司安博,接受斯里兰卡方面的郑重委托,对当地的汉班托塔港项目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可行性研究。



紧接着,在2004年,加拿大最大的工程咨询设计公司SNC - 兰万灵也加入到这场对项目的严谨评估中来。

这两家国际巨头都认定,这座汉班托塔港项目蕴含着巨大的可行性与发展潜力!

但是,可惜连年战乱的斯里兰卡太穷,根本无力建设这样一座大型港口,更别提港口的配套城市,所以尽管汉班托塔港的开发大计一直被束之高阁。



直到2006年,斯里兰卡政府军逐渐在内战中掌控了主动权,汉班托塔港的建设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为此,斯里兰卡政府主动向中国提出合作。

而中国港湾公司也拿出自己多年来在港口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成功赢得了斯里兰卡的信任。



2007年初,中双方顺利签署了汉班托塔港发展项目一期的总承包合同。

第二年的1月,正式开始破土动工。整个项目预计耗资高达13.9亿美元,而这笔巨额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两笔援建贷款。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问题,需要大量的填海造陆。所以直到2015年底,汉班托塔港才正式竣工。



建成后的汉港规模宏伟壮观,设施先进完备,码头及导航通道水深达到令人惊叹的17米,拥有十个十万吨级泊位,其中还包括两个油轮码头,具备了处理多种复杂货物类型的强大能力。



其实早在2010年11月,在港口工程一部分完工后,斯里兰卡政府就接手开始运营。全部完工之后,也交付给了斯里兰卡政府。

可是没想到,汉班托塔港真正运营之后,港口业务却远没有估计到那么好。

从竣工到2016年年底的一年时间,港口就亏损了3亿美元,这对斯里兰卡这样的小国来说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实际上,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斯里兰卡自身经济结构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而且配套设施也严重都不完善,加上港口的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

斯里兰卡政府也看出来了,单凭自己是解决不了问题了,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合作伙伴。



最先找上的其实是斯里兰卡的邻居印度,但没想到印度对汉班托塔港根本不感兴趣。无奈之下,斯里兰卡政府只能向中国求助。

就这样,中国港湾和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参与了招标,靠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业绩,以及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中标。



就这样,在2017年7月,中斯两国签订了汉班托塔港的特许经营协议。

协议中规定,中国招商局集团,直接要收购汉班托塔国际港务集团85%股权,同时还收购汉班托塔国际服务公司49.3%股权。

这之后,中国招商局集团将拥有以上两家公司的运营管理权。



同时,中国招商局还享有港区包括周围约11.5平方公里的土地租赁权和开发权,而这份特许经营期限为期99年。

最值得一提到是,这不是一份简单的股权转让协议,因为中国还为斯里兰卡提供一笔11.2亿美元的投资!靠着这笔钱,不但能给汉班托塔港缓解债务,还能给港口建设足够的配套设施。



2017年12月,招商局正式接手汉港的运营工作。

整个港区当时冷冷清清,临港工业园区更是尚未开发,一片荒芜。

可就是这样,中国人经营了不到半年,就有132艘货船抵港,而2017年全年抵港货船数量仅为202艘。



为了将汉班托塔港建设好,招商局还精心计划参照“深圳蛇口模式”,准备利用港口,带动工业园区的发展,让整个港区都建设起来!

可是,没想到,2019年,新上任的斯里兰卡总统,在没有任何合理依据的情况下,突然试图收回港口运营权,大放厥词称是港口养肥了中国公司,并且数次罔顾契约精神,试图强行撕毁协议,要求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



但中方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和契约精神,以合作条约为坚实依据,明确且坚定地表示:若斯方执意收回港口,必须按照规定支付100亿违约金。

这一强硬有力的回应,让斯方的不合理提议暂时被搁置,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其实斯里兰卡国内对于与中国的合作的态度出现变化,也是有其原因的。

在其国内就有部分人评价认为,该项目加大了斯里兰卡对中国的依赖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斯里兰卡未来的政策选择空间。



还有一类观点认为,中国投资的广泛影响目前被虚假的债务陷阱叙事所恶意掩盖,真正关键的问题其实是:中国投资给斯里兰卡环境和劳动力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更有一些言论指出,中国对汉班托塔港等项目的投资要求承包商必须是中国实体,顾问和劳动力也主要是中国人,这让斯里兰卡无法有效增加外汇储备,也难以提高自身的制造能力,他们认为斯里兰卡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全方位带动自身发展的外国直接投资。



当然,斯里兰卡本国的这些声音还不算过分,因为毕竟他们要站在自己的发展角度考虑。真正让人恶心的其实是其他国家的一些无端指责。

尤其是“地球搅屎棍”美国,看着中国在汉班托塔港干的风生水起,不可避免地让美国高度关注,心痒痒的美国就会跳出来进行干扰。



201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智库、媒体甚至官员,出于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断对汉港项目进行无端指责和恶意诋毁。

他们毫无根据地声称中国利用“债务外交”扩大影响力,将汉港描绘成一个深不见底的债务“深坑”,甚至肆意造谣汉港将成为中国的军事基地。



面对这些恶意质疑,事实永远是最有力的回应。

2018年6月,《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无端指责中国企业“罔顾可行性研究称,该港口无法运转仍坚持上马”。

针对这一毫无事实依据的不实言论,斯里兰卡前总统拉贾帕克萨专门发表声明,予以坚决驳斥。

他明确指出,早在项目启动前,安博和SNC - 兰万灵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可行性研究结果都清晰表明项目具有可行性,斯方国内咨询公司的评估结论同样乐观积极。



2018年7月初,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在国会发表特别声明,郑重证实,斯政府与中方公司签订的汉港协议中专门明确规定,“汉港不会被用于任何军事活动”。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想不被别人拖后腿,就要自己强大。

如今的中国,放眼世界的时候,发现“列强”竟是我自己。那么我们也无需害怕,该合作就合作,该争取的也绝不要退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