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做不到啊!”
让蔡少芬的名字响彻整个华语影视圈。
这个被观众一度恨得牙痒的“恶毒皇后”,
戏外却是一个为还债17岁出道,
被亲妈手推到富豪饭局的“苦命女”。
那蔡少芬究竟是怎样破天开局的?
17岁的“摇钱树”与8000万债务
这一局要从蔡少芬手中的“勇气之剑”刺破了
1999年澳门娱乐场所的平安夜说起:
当蔡少芬的母亲——黄素梅,
在澳门娱乐场所输掉了最后一套房产,
她欠下的赌债也如同滚雪球一般,
从50万突变成了8000万港币天债。
面对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堕落,
蔡少芬不再做世人所谓的“孝女”,
她选择鼓起勇气,
在记者会上亲手斩断母女情分。
镁光灯如利剑刺来,她挺直脊梁的模样,
像极了后来《甄嬛传》里宜修被揭穿时的冷笑:
“哀家眼里,从来容不得沙子。”
那一刻,她挣断了捆住她十年的枷锁,获得涅槃重生。
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蔡少芬的勇敢,
毕竟当时的蔡少芬可是娱乐圈顶顶闪耀的明星啊!
所以,在一些狗仔媒体的报道下,
舆论开始大肆指责蔡少芬不孝——不替母亲还钱,
说蔡少芬未免太过绝情。
这些负面的言论也让蔡少芬深陷泥潭,
导致她极度自卑,
要知道,她那闪耀的明星光环也是母亲把她推进火坑,
进而用她的血铸造的......
1991年,18岁的蔡少芬顶着“最年轻港姐季军”光环出道。
亚军奖杯在镁光灯下熠熠生辉,却怎么也照不亮她眼底的绝望,
母亲黄素梅坐在台下,
手里攥着亲自为女儿签下的百万赌债合同。
台前的笑容有多璀璨,后台的眼泪就有多苦涩,
这个嗜赌如命的妇人,早已将女儿亲手“卖”给富豪刘銮雄。
蔡少芬回忆“那时候我就像提线木偶,如同一个人形ATM机器”
白天在《风之刀》片场吊威亚,
晚上被塞进豪车送往浅水湾的别墅。
就这样,她凭甜美笑容成为了TVB的力捧小花,
接连出演《天地豪情》《妙手仁心》等剧。
可力捧小花又怎样?在那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时期,
她同时要拍五部戏,一度累到在片场咳血......
所以,娱乐圈的光鲜,
其实是由无数“蔡少芬们”的血泪铸成的闪闪光环。
她们就像被摆上货架的商品,美貌成为资本游戏的筹码。
好在蔡少芬有一颗坚韧的心,她没有被资本完全操纵,
也没有被负面舆论击垮。
她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以选,
那就是靠出众的不可替代的演技让所有人闭嘴。
于是,坚韧的蔡少芬在调整好自己以后,
选择了全身心投入到演艺事业中,
想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演技。
从“收视毒药”到“泪眼皇后”
有时候光有演技也不行,
因为成功不止是“人和”,还需要“天时和地利”。
纵使那个时候的蔡少芬已然是众人所熟知的小花旦了,
实际上对她存在偏见的大有人在。
在1998年《天地豪情》片场,
导演戚其义将剧本砸向蔡少芬:“哭得比殡仪馆唢呐还难听!”
此前她凭《妙手仁心》斩获视后,
港媒却讥讽:“眼泪都是金主买的吧?”
为撕掉标签,她在《创世纪》中主动要求饰演瘫痪的田宁。
每天被绑在轮椅上八小时,双腿淤青发紫,
却练出仅靠眼神传递绝望的绝技。
一场戏,她坚持真泼冰水,拍完高烧三日不退。
监制邓特希叹道:“别人演戏费眼泪,她演戏费命。”
《洛神》开拍时,
她将曹植的《感甄赋》抄满酒店墙纸。
设计出“七步成诗”里衣袖翻飞的舞蹈动作,
成就了TVB史上最凄美的惊鸿舞。
该剧收视爆红,港媒标题却刻薄的写着:“蔡少芬靠曹植上位?”
她苦笑着说:“他们永远看不见我的脚在流血。”
是啊!人们只愿意相信人们想要相信的,
纵然你是一个拿命来换戏的“疯子”。
不过,蔡少芬始终坚信“有梦想的人是无人可挡的”。
90年代时期,许多港星选择北上发展事业,
蔡少芬也是其中的一员。
纵然一切资源累积都要从头开始,
纵然要历经文化和语言水土不服的重重磨炼,
蔡少芬也没有轻言放弃。
哪怕是在2003年北上拍《水月洞天》时,
她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在片场闹笑话......
她把所有笑话都内化为了动力,
直到《甄嬛传》剧组抛出了橄榄枝。
2010年《甄嬛传》选角时,
蔡少芬主动放弃更讨喜的“甄嬛”,
坚持挑战表面贤良、内里阴鸷的皇后宜修。
拍摄“臣妾做不到啊”名场面当天,
她隐瞒怀孕三个月的身体状态,在冰冷石阶上连摔七次。
那句带着港式腔调的嘶吼,
因情感爆发力过强被保留,竟成现象级台词。
不曾想到的是,在当初试戏的时候,
一口“塑料普通话”,一度被导演打断重来,
这个曾经凭借《洛神》封神的TVB视后,
第一次在内地剧组吃了闭门羹。
剧组聚餐时,蔡少芬总躲在角落翻成语词典,
最终实现全程普通话原声出演。
郑晓龙导演后来透露:“她说台词时把‘本宫’念成‘蹦拱’,
那种异质感反而契合角色身份。”
杀青宴上,蔡少芬用九宫格火锅底料煮港式车仔面,
被孙俪戏称“钮祜禄·火锅皇后”。
蔡少芬早期“港普”被视为短板,
却意外成为后期塑造角色的利器。
宜修抚摸纯元故衣时的神经质的颤抖,
也被网友逐帧分析为“教科书级黑化前奏”。
蔡少芬在演员事业上一路长虹,
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在感情中也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
重庆森林里的爱情与救赎
2003年横店酷暑,蔡少芬在《水月洞天》剧组遇见张晋。
这个穷得买不起机票的重庆小伙,
却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珍视”的滋味。
两人一同在剧组吃着5元的盒饭,
张晋默默把唯一的鸡腿夹给蔡少芬,叮嘱她多吃一点,不要太瘦了。
让她想起了旺角夜市那一碗暖心的云吞面。
恋情曝光时,港媒极尽刻薄:
“过气港姐包养内地武夫!”
蔡少芬却在颁奖礼高举奖杯:“我先生张晋,天下最好的男人!”
2008年1月12日,张晋与蔡少芬在香港完成婚礼。
《甄嬛传》爆红后,她婉拒诸多宫斗剧邀约,
转身在综艺里以“炫夫狂魔”形象收割流量。
当网友玩梗“乌拉拉拉氏已馊”时,
她笑着在直播间用粤语重现经典台词,顺势带火“港普盲盒”新梗。
蔡少芬以“自黑”实现破圈传播,
让经典角色与真实人格的互补,获得流量的长青。
2014年金像奖夜,张晋凭《一代宗师》拿下最佳男配。
台下蔡少芬哭花妆容,
他举着奖杯向世人证明着一切。
这场“女强男弱”的爱情突围战,打破了娱乐圈的势利法则。
自己的坚持和丈夫的努力,
让他们成为了娱乐圈内的“模范夫妻”。
同时两人也孕育出3个活波可爱的孩子,
严厉的母亲角色,更是让网友称之为:“虎妈”。
“炫夫狂魔”的育儿经:破碎童年的和解
其实,身为母亲,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没有任何烦恼的长大?
可儿时的蔡少芬就已经知道:
生活的艰辛不是光靠简单的快乐就能打败的。
因为她自己的童年可谓是充满焦虑和不安。
由于是单亲家庭,再加上母亲沉迷于赌博,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那些雪球般的赌债,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
紧紧的笼罩着孩童时候的蔡少芬。
这些从小缺失的安全感,也让她坚定了自己严格的育儿信念,
大女儿汤圆4岁学骑马,二女儿包子5岁练芭蕾,
三胎儿子鱼蛋3岁背古诗。
网友质疑“太严厉了吧!”
她反问到:“如果当年有人逼我读书,我何至于17岁养家?”
教育理念的争议背后,是一个母亲与童年阴影的和解。
那些严苛的教条,不过是她为儿女筑起的防弹玻璃,
既要隔绝世俗流弹,又要让阳光透进来。
有意思的是,《甄嬛传》剧中的宜修一生求子不得,
戏外蔡少芬却为保胎儿隐瞒自己的孕情。
戏里宜修求子不得,戏外蔡少芬为母则刚。
结语
从被明码标价的港姐亚军,到紫禁城里的“恶后”,
蔡少芬用自己的半生诠释了何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正如她在微博写道:“人生如戏,但剧本要自己写。”
那些曾被泪水浸透的岁月,终化作她王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