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消息,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谈话,谴责美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涉朝表态是对朝鲜主权行使的恶意诋毁,称暴露了美国最大限度加大对朝政治军事打压力度的阴险居心。发言人称,美国国务卿与日本外相和韩国外长讨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完全无核化”,发表了毫无根据、诽谤中伤朝鲜且充斥挑衅性词语的“联合声明”。发言人表示,只要美国及其追随势力的敌对威胁依然存在,核对于朝方就是和平、主权,并且是由国家宪法赋予的正当防卫手段。
美国对朝鲜的指责,本质上是一场“核威慑特权”的垄断游戏。美国自身拥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库,却在朝鲜发展核技术时高举“无核化”大旗,这种双重标准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多次交锋中暴露无遗。例如,2025年1月安理会会议上,美国代表谢伊一边无端指责中俄“庇护朝鲜”,一边回避自身长期对朝军事施压的政策矛盾。更讽刺的是,美国将朝鲜的核试验定性为“威胁”,却对自身在朝鲜半岛周边部署中程导弹、强化美韩军事同盟的行动轻描淡写。
岩屋毅、卢比奥、赵兑烈在慕尼黑会议合影(资料图)
对于朝鲜来说,他们实际上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核这件事是不能走回头路的。朝鲜要是真扛不住压力,放弃了核武器,不仅意味着他们以后都不太可能重新拥有核武器,也意味着如果未来美国再找借口打压朝鲜,他们连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都没有。所以为了确保朝鲜的国家安全,不管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国力差距有多大,他们都得继续押注核武器。好在,今天的美国也有自己的顾虑,导致在半岛核问题上,朝鲜对美国还真有叫板的资本。
从朝鲜领导人的角度来看,核武器是朝鲜的“护身符”。在朝鲜看来,只有拥有足够的核威慑力,才能确保自己的生存和安全。尤其是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压力下,朝鲜的核武政策更像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朝鲜领导人的讲话中明确提到,朝鲜不愿看到地区局势紧张激化,但为了“防止新战争爆发”,朝鲜必须采取应对措施。说白了,朝鲜的逻辑就是:你美国有核武器,我朝鲜也得有;你美国搞军事同盟,我朝鲜就升级核武力。这种“硬碰硬”的策略,虽然看起来有点“极端”,但在朝鲜的语境下,却是“合理”的选择。
朝鲜的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资料图)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视察了该国核物质生产基地和核武器研究所。报道说,朝鲜领导人察看了武器级核物质生产的主要核心工序,具体了解了核武器研究所2025年度计划等。朝鲜领导人说,2025年是朝鲜落实核武力强化路线的关键一年,他要求超额完成武器级核物质生产计划并加固国家核盾牌。朝鲜领导人表示,朝鲜面临严峻的对外环境以及敌对势力企图占据实力优势的挑战,“完善我国核应对态势是我们要坚持的政治军事立场”。
朝鲜的核力量发展历史悠久。1955年,朝鲜与苏联签订协议,获得了苏联的技术支持。苏联不仅为朝鲜提供了核技术,还派遣了大量的核专家,帮助朝鲜建立了平壤的核物理研究所和宁边核能研究中心。2003年,朝鲜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为全球第9个有核国家。国际社会对朝鲜的这一举动表示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但朝鲜坚决表示:“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外部的制裁无法阻挡我们的决心。”
朝鲜的火星-18洲际导弹(资料图)
2025年2月18日,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在平壤会见了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此次会晤中,朴明浩明确表态称,朝方将“不断强化发展朝中友好关系”作为一贯立场,并强调两国需加强战略协作,共同应对地区挑战。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被视为朝鲜在当前半岛紧张局势下对华外交的重要动向。朝鲜副外相的最新表态不仅是中朝传统友谊的延续,更是两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寻求战略平衡的体现。面对半岛“火药桶”风险,中朝协作或将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