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千二百字

本周百度和阿里先后发布了2024自然年第四季度财报,共同点是在广告主业增速遇瓶颈时,由AI推动的云业务均取得不错的增长,百度智能云收入同比涨幅26%;阿里云重回双位数增长达13%。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也是最近与苹果联系在一起的对象。

苹果选中阿里巴巴作为合作方在中国落地AI应用的消息,已经得到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的对外确认。另据外部科技媒体爆料,除阿里外,苹果还会继续推进与百度的合作(苹果更早与百度接触,随后有传闻称放弃了合作),百度在开发的一种能处理图片和文本的人工智能搜索功能,将对中文版Siri语音助手有帮助。这些合作下的新功能将体现为Apple Intelligence中文环境的一部分,并有望在iPhone17上搭载。

目前看来,苹果选择的是一种非排他的合作形式,以分散风险。同样,百度也在与三星合作以落地AI功能,而三星在其他市场选择的AI合作方是谷歌。在各取所需中,苹果希望借助更接地气的AI来扭转iPhone手机在华销量的阶段性低迷;百度与阿里则找到了一个更高质量的AI落地窗口。他们刚发布的财报也传递出鲜明的信号。

搜索形态将颠覆传统

信息孤岛化是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各大App在信息茧房里构建各自的内容生态,对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构成了挑战。抖音、小红书、B站、知乎这些原本属于被动消费习惯的场景,承接了相当一部分主动搜索需求,以至于小红书成了生活搜索的入口,B站变成了学习网站……

这一转变还没有进入终局,大模型又来了。之前一直想做搜索但没有多少起色的微信,这次让搜一搜调用混元大模型的AI搜索,并火速接入DeepSeek开源模型做灰度测试。苹果则在尝试将ChatGPT等大模型直接集成在操作系统和Siri语音中,让用户使用手机、电脑时直接就能调用AI搜索。

面对这个局面,百度最近也做出了重大决策转变,一直坚持闭源大模型的想法有所松动。其管理层表示将对文心大模型4.5早期版本进行开源,免费对外使用,并也接入了DeepSeek,以扩大AI搜索应用范围。财报显示,文心一言API日均调用量在一年内从5000万次激增到16.5亿次(2024年12月数据)。李彦宏如今的观点是,“无论开源还是闭源,基础模型只有在能够大规模有效解决现实世界问题时才真正有价值。”

百度管理层在这次财报分析师会议上透露了一个重要数字:以人工智能、生成式AI这类产生的搜索结果,约占总搜索查询量的22%。但百度目前尚未针对这类搜索进行规模化的盈利尝试。

体现在财报中,第四季度百度核心收入同比增速只有1%,达277亿元;其中在线营销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同比减少7%,达179亿元;而2024全年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减少了3%。百度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务似乎正在触底。同样以广告为主营收入的阿里巴巴,2024年第四季度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速为9%。

相比,2024全年国内互联网广告大盘增速是13.55%(自《2024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上述各App对传统搜索方式的分流,以及百度背后的中小企业客户的生存压力等,可能是搜索广告承压的原因。但百度管理层认为,2025上半年的广告业务将好于去年第四季度,下半年预计又将好于上半年,且给出了货币化增量空间——“一旦我们的人工智能驱动搜索功能得到充分优化,我们将凭借更高质量的用户产品推进盈利进程”。

在剔除爱奇艺后,百度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出现了少见的赤字,-4.76亿元;2024全年自由现金流为110.7亿元;2023年是221亿元。要知道自由现金流是经营现金流和资本性支出的差值,百度虽然在2024年陆续进行了大手笔股票回购,但那属于融资现金流部分,与自由现金流无关。自由现金流的减少主要还是因为该季度的经营现金流变少了。

百度将2024年视为从以互联网为中心向人工智能为引领转型的一年。尽管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进展很快,搜索仍是百度的基本盘,而搜索本身又是最适合以人工智能提供信息交互的互联网形态之一。百度布局早起赶集,有理由做得更好,使搜索更具人工智能原生化,并敢于调整传统搜索时代建立的盈利结构。

现在AI搜索逐渐呈现百花齐放局面,阿里旗下的夸克搜索以无广告起家,现已颠覆自身原有形态,主打AI搜索场景,并延伸出智能扫描、网盘等产品体系;字节旗下的豆包很受小学生群体喜爱,甚至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抖音之外的一个新的流量入口。一旁还有内容生态做得更优秀的微信。围绕百度的基本盘——搜索的竞争从未如此多元化。

云厂商抓住车企

无论百度还是阿里,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具有全栈布局与能力,得以让那些调用他们大模型的客户,更倾向于增加在云计算上的支出,云与AI相互带动。

百度高管在分析师会议上也称,2024年与生成式AI相关的收入同比增长近两倍。他们观察到,通过千帆大模型平台的API调用而使用基础模型的客户,也倾向于增加在人工智能云服务上的支出。另据阿里财报显示,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6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百分比增长。

在云厂商作为AI基础设施角色对行业客户的争夺中,相比于手机,智能汽车是一个更宽广的赛道,它不光包括座舱交互场景,还涉及更重要的智能驾驶技术。最近华为高管表态认为2024年是智能驾驶规模化商用的元年,未来的快速普及将迎来全民智驾时代。可以预见,车企将在云厂商的营收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与那些造车新势力相比,之前在转型上慢了半拍的传统车企眼下正要抓住智驾这根稻草。据公开信息统计,目前约有20家车企集中官宣与DeepSeek合作。其中,上汽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和别克品牌的新车将搭载已接入DeepSeek的百度Apollo智舱大模型。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车将在3月初携手阿里斑马智行发布新的AI座舱方案,另外上汽大众已接入文心一言和DeepSeek。这两家同在上海的合资车企在2024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因销量下滑,重组、关闭工厂、高管大换血等一系列动作频出,智能化成为押宝新方向。

另据媒体最近报道,原百度无人车创始成员潘屹峰已加入长安汽车智驾团队,将主要负责智能驾驶算法软件、数据闭环等业务。百度作为“AI人才黄埔军校”的外部名号再一次被坐实。

目前,端到端大模型是各家车企集中布局的一个方向。它能让AI直接学习海量人类驾驶的视觉数据,让车的行为完全“拟人”,使汽车具备超越大部分司机的驾驶能力。这背后对云基础设施、模型的训练与推理以及对芯片的需求满足,都可能一部分沉淀为云厂商的营收机会。

当然,对此持续投入也很考验云厂商的现金流能力。以阿里云为例,因对云基础设施投入的支出增加,阿里巴巴2024年第四季度的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了31%,为390亿元。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高管称过去一年阿里云投入了大量AI算力,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旺盛的需求。最新财报显示,近期备受关注的阿里资本性支出在去年四季度达到了314亿元,增长明显。阿里管理层也说,未来三年将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资本支出建设周期。


同期,百度的资本开支为23亿元。百度管理层在分析师会议上称,2025年会继续把提升人工智能能力作为长期战略重点进行投资。在确保严格的投资回报率管理和有效控制资本支出损失的同时,投资决策的两个优先级是强化百度的技术领先地位,以及加速人工智能产品和人工智能云服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回顾以往财报,阿里和百度都属于舍得在基础设施、前沿技术上花钱的主,这些项目的回报周期漫长,试错成本也高,摊销还影响净利润。当下经济环境决定了他们由过去的广撒网分散投资,变得更聚焦。互联网发展至今还从未像今天一样,让不同领域的大厂齐刷刷投资下注同一个领域,即人工智能。然后大家的回报周期都因此变慢了,投资人或许不得不变得更有耐性,也给财报观察提供了新视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