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几万元买彩票,要求添加“上家”微信

彩票店里突然来了一位大客户,一开口就要买好几万元的彩票,这一反常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陷阱!近日,安徽宿州和铜陵的两家彩票店就遇到了这样的“大客户”,结果不仅没赚到钱,反而差点成了洗钱“工具人”。

案例一

宿州彩票店的“大客户”陷阱

今年1月初,宿州市砀山县一家彩票店迎来两位“大客户”——宋某和王某,两人一进店就豪气地表示要买好几万元的彩票,并要求代销者添加他们“上家”微信,代销者在微信上收到“上家”转账后,按照指示打印了即开型彩票。即开型彩票有一定的中奖比例,中奖后通常由站点直接微信支付奖金。反常的是,宋某和王某拿到彩票后,并没有在店里兑换,而是迅速离开前往其他彩票店进行兑奖,回避把中奖奖金转到其微信账户。

砀山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在核查中发现,宋某和王某的“上家”转账给代销者的钱,竟然是电信诈骗受害人的资金。目前,宋某和王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案例二

铜陵彩票店代销者机智应对

2024年8月,安徽铜陵一彩票店代销者周女士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一位“大客户”初次见面就要买1万元的彩票,并要求周女士提供一个银行卡账户。然而,没过多久,这位“大客户”又以“怕被老婆发现”为由,提出只买500元彩票,并要求周女士将剩下的9500元退回到他提供的支付宝账户。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引起周女士警觉,她联想到之前参加反诈培训时学到的案例,果断要求对方通过辖区派出所来办理退款事宜。后来经过铜陵市反电诈中心证实,这位“大客户”正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

周女士的机智应对成功阻断这起“工具人”式诈骗,为受骗群众挽回1万元经济损失。

●警方提示

警惕异常订单,避免远程转账

近期,多地出现类似“大客户”骗局,犯罪分子将目光盯上了彩票店、手机店、金店、鲜花店等,通过在这些店内豪气下单,索要商家收款银行账号进行支付,从而达到为犯罪团伙“洗钱”目的。在彩票店具体作案手法多数为店内突然出现陌生人,购买大量彩票,对方以各种理由称自己钱不够,要求代销者提供银行卡信息,让“家人或朋友”转账,代销者收到钱后,对方迅速消失,实际上代销者收到的钱是其他受害人被骗的资金,代销者无意中成了洗钱的“帮凶”,最终彩票店账户也会被冻结。

警方提示,此类骗局并不新颖,诈骗分子往往获得彩票代销者信任后伺机行骗,代销者一时疏忽便可能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警方提醒广大彩票代销者,首先警惕异常订单,凡是有取现要求的陌生订单务必谨慎,及时向反诈中心核实;其次,多方核实信息,在接受较大金额汇款时,要多方核实款项来源,不要轻信对方的一面之词;再次,留存客户信息,尽可能多地留下可疑客户的多方面联系方式,如微信、支付宝、手机号等;最后,切记避免远程转账,尽量让购买者到店里当面支付,减少远程转账甚至跨省转账风险。

●体彩中心提示

切勿被“大额订单”冲昏头脑

中国体育彩票温馨提示,广大代销者在日常经营中,凡是涉及到钱的事,一定要格外谨慎,尽可能在店内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当遇到可疑人员如佩戴帽子、口罩、围巾等遮挡面部时,要想办法让其取下遮挡物,并引导其到监控最佳位置,确保监控留存其清晰的面部信息。代销者要警惕通过视频连线或拍照的方式将收款码或付款码发给他人进行支付,当到场购彩者与实际支付者不同时,或主动要求拆分交易频繁更换支付账户时,务必详细询问、多方核实,或拨打96110、110进行咨询、报警。

万一不慎落入骗局要及时止损,务必保留好转账凭证,包括ATM凭条、银行柜台转账凭证,网银、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转账截屏照片等,以便协助警方后续侦破案件。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关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