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九派新闻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0日20时04分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北纬38.44度,东经106.2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九派新闻查询发现,该区上次地震为1月12日,震级3.0级,震源深度17千米。
震中位置。图/宁夏地震局
20日晚,记者联系到距离此次震中约6公里的宁夏市民严先生。其称,地震时他正在店里坐着,身边并无物品倒下,地震持续了两三秒左右,“晃两下就过去了”,比上次时间短。其称震感没有1月2日下午的地震强烈。市民闫先生则称,这次感觉震了两下,分别为20时04分、20时10分左右。
此外,IP地址显示在宁夏的一名网友反映,此次地震持续时间比之前长,但震感没有上次强烈。“上次下班回来,家里的抽屉都震开了,我放柜子上的水杯都摔地下了,这次都好好的。”
为什么有人感觉持续时间短,有人却感觉持续时间长?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tūn)告诉九派新闻,震源深度、震级与所在楼层都会影响人对地震的感受。“长”与“短”是相对的,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此外,也与敏感度有关系,受年前地震影响,一些人会对地震更加敏感。
记者另获悉,王暾所在中心最新预警,20日22时37分,银川市金凤区发生2.6级地震,这与20时04分的4.2级地震均为年前地震的余震。
对此,王暾解释,银川本身处于地震带,其地质构造决定了一些地震的发生,因此属于正常情况。如何加强地震防范?他提醒,及时开启地震预警功能,持续保持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
不过,此次地震也有网友疑惑,手机收到4.6级地震提醒,为什么正式测定变成4.2级?对于预警提醒与最终测定的震级差异,宁夏地震局地震监测预警室主任马小军曾在接受宁夏电视台采访时解释,预警震级,由地震预警台网在地震发生过程中,选取少量台站自动量取地震纵波(P波)前3秒的记录、根据经验估算震级后,即可发送。
他补充,预警震级追求“特快”,但不够“准”,震级偏差一般在0.8级以内,是为了让社会公众在最短时间内尽早获得地震信息。
马小军介绍,正式震级,则是地震事件结束后,由值班人员迅即复核多个台站记录到的地震纵波(P波)和横波(S波)记录、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准确计算出相应震级、再发送的。正式震级能在10分钟内发出,震级很“准”,震级无偏差。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近4年来宁夏银川市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1次,其中2025年已发生6次,最大地震为1月2日10时01分银川市永宁县4.8级地震,次大地震为1月2日16时43分银川市金凤区4.6级地震。
2021年-今,宁夏银川市3.0级以上地震汇总。图/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据宁夏地震局统计,自2024年9月25日金凤区发生3.3级地震开始,截至2025年2月5日17时,永宁4.8级、金凤4.6级地震原震区共记录到地震142次,其中0.0-0.9级地震88次,1.0-1.9级地震36次,2.0-2.9级地震10次,3.0-3.9级地震6次,4.0-4.9级地震2次。
九派新闻记者 胡冰月
编辑 万璇 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