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王健
瘦高的个子,清癯而略显狭长的面庞,年龄四十七岁,再加上敦厚寡言的性格和朴素的衣着,这就是我省漫画家王健。他的言谈举止,并不幽默,可他的漫画却深刻、尖锐,富有感染力;他的作品不算多,但件件都是精心之作,国内外的一些著名报刊上,他的作品屡见转载。
“人质”
像对待生活一样,他对待漫画艺术始终执着的追求。从中学时代起,他就开始迷恋上了漫画,他用漫画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漫画题材。
十八岁时,他在全国的《漫画》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奇观》。从此,他对漫画艺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高中还没有毕业,他便成了省城小有名气的漫画作者,受到了漫画界的青睐。不久,他就到《山西画报》当了漫画编辑。
改行
机遇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而这玫瑰色的梦很快又随着《山西画报》的停刊而中断了。在“文革”十年的时间里,他没有条件创作,他等待着漫画艺术春天的到来。
侯宝林发怒
1979年,王健回到了省美协。当年底他和其他同志一道,办起了漫画小报《虎刺》,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创办较早的漫画小报之一。《虎刺》以其清新活泼、引人入胜的面目出现,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仅在几个城市试销就达十多万份。人民出版社的《新华文摘》曾专门作了介绍。后来因种种原因,《虎刺》停办,但王健并未气馁,仍然呕心沥血为读者栽培“带刺的玫瑰花”。
空对空
人到中年,技艺愈精。这几年王健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却创作了不少令同行折服的佳作。
1981年,在国外举办“中国现代漫画展”,选展了他的作品《漏兜》,日本出版的《讽刺与幽默》选用了他的《空对空》和《并非文盲》。同年他的两幅《无题》,参加了在西德举办的国际漫画展览。
——快,卫生检查团来了!
——搞卫生?
——不,准备饭。
“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往外拿”,这便是王健对漫画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一幅小小的漫画,从构思至创作,他往往要几经反复,几易其稿,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往外拿。一次,他看到一位同志的办公室墙上贴着“时间就是生命”的条幅,想到了一些人无端耗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的闲侃,构思了《逐客令》,但过后细细品味,又觉得画面不含蓄,题目太生硬。又经过两个多月的思考和推敲,后改题为《舍命陪君子》才出手。此稿在《羊城晚报》发表后,《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予以转载。
1982年,王健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担任山西省漫画学会副会长。
老有所“养”
漏兜
没眼的和有眼的
舍命陪君子
万绿丛中一点红
无底洞
无题
无题2
心灵变奏曲
诸葛亮招亲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