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连线-让你在AI商业时代不再孤独/
文|韦少
01 海洋霸权
俄乌战争中,无人艇屡立奇功。
2022年10月深夜,乌克兰5米大小无人艇击沉俄罗斯百吨级军舰。这让世人首次看到了无人艇降维打击的威力。
一艘乌克兰Magura V5无人艇成本约200万元,而一艘军舰造价超过20亿元,这是1换1000的不对称战争。就像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派出一颗“水滴”就摧毁整个人类战舰群一样让人震撼。
量子连线访问军工制造业内人士得知,如今无人艇已经成为海洋霸权的关键。无人舰艇作战潜力巨大,24小时运转,体型小成本低速度快,配合AI操控,对传统军舰是降维打击。事实证明,如今陆地战争关键是无人机,而海洋战争关键是无人艇。
一位军事领域专业人士对量子连线表示:“如今台湾、菲律宾等都已经规模化装配了无人艇战斗群。只要被自杀无人艇盯上,巨大军舰就像案板上的肉,跑都跑不掉...一艘小型自杀无人艇就能毁灭数百吨的军舰”
2023年7月17 日无人艇摧毁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重要交通枢纽瘫痪三个月;
2024年2月初,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在社媒发布一段128秒视频,展示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海域用 6 艘无人艇击沉了俄罗斯540吨级轻型导弹护卫舰伊万诺维茨号;
(乌军在社媒上发布视频)
2024年12月31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称使用搭载导弹的Magura V5 无人艇摧毁了一架俄罗斯米-8直升机,这是首次使用海上无人艇击落空中目标...
趁这波AI产业趋势,这几年海外一直在大力发展无人艇。
欧美已经形成了一个千亿级的无人艇艇产业链条,海外制造无人巨头公司有美国波音、挪威康士伯(Kongsberg Gruppen)、德国西门子(Siemens)等企业。海洋无人艇核心技术只有美国和以色列两国拥有,并对外保密。
看着别人家的无人艇大发神威,这让许多中国网友操碎了心,火力不足恐惧症发作。有人在网上讨论国内是否又在这方面落后了。
关于中国的无人艇却鲜少有信息。难道我们又落后了?
量子连线韦少在TikTok等海外媒体上发现,一些国外博主指出中国其实一直有无人艇,并放出了一些模糊的视频。
经过量子连线团队挖掘线索,查到了一家“合肥云洲防务”专门制造无人艇的企业。
02 工业大摸底
“合肥云洲防务”在企查查显示是“珠海云洲智能”的全资子公司。
巧合的是量子连线韦少曾经在10年前一个创业大赛担任评委,而参赛项目就有“珠海云洲智能”无人艇。当时他们是刚成立5年的初创科技企业,主要应用方向还是内陆河道,彼时云洲无人艇主要做一些河道环卫、勘探、气象数据收集等工作。
经过调查量子连线发现,这家企业在10年间居然从一个民用无人艇企业,发展成为了军民融合的无人艇隐形冠军,生产出我国90%的海洋无人艇,硬刚一众美国和以色列科技巨头。
有媒体称,云洲智能是我国无人艇领域的大疆。然而量子连线韦少认为,云洲智能走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
首先无人艇的商业化并没有无人机好,因此云洲要不断的想办法自筹资金,并自寻盈利模式;
其次,无人机是国内外同时起步,而我国海洋无人艇比国外起步晚了十几年,之前国内一片空白,被海外技术封锁。
2000年伊拉克战争中科尔号遭遇自杀式袭击后,美国开始部署无人艇研发,在2007出台无人艇发展规划,多家美国企业开展研究并获得大量资金支持。
而在10年前,中国还没有一艘海洋无人艇。云洲智能就在这样国内没有技术和产业支持,甚至没有同行的“无人区”开始了自己长达近十年的孤独探索。
有人评价云洲无人艇的创业故事很像DeepSeek。中国本土极客、理想主义,用低的成本硬刚欧美科技巨头的封锁。
03 Deepseek相同的故事
云洲智能的开端是一个知识分子理想主义青年的创业故事。
云洲智能创始人张云飞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在校园时他就专注研究无人系统,他发现无人艇领域在我国处于空白,就义无反顾的投入其间,云洲智能早期团队都来自于张云飞的校友和科研好友圈。
创业并非“请客吃饭”,而由众多具体现实难题组成。过程中张云飞团队体会了创业维艰,技术只能自研,资金自筹,代码和工程师们熬夜一行行的写,产品技术测试需要团队亲自在深邃变化莫测大海里成百上千次的摸索。
据公开信息,2017年,云洲智能为了攻克极端环境航行测试,远赴南极在零下50度的环境中测试。云洲无人艇在-55℃超低温、5000米高原低压等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设计技术。
2018年云洲智能攻克了无人艇大规模集群控制技术,实现81艘无人艇集群航行,创世界记录;
2022年,云洲再次突破高速无人艇动态协同博弈技术,在高速状态于复杂海洋环境下完成区域警戒巡航守卫任务......
截至2024年6月,信息显示云洲无人艇的研发测试总里程已超10万海里,累计测试时长达14万小时,自主掌握了无人艇全系列核心技术,获得专利授权512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国外专利22项,并获3项中国专利奖。
从一群20多岁的热血青年,一直奋斗到三十多岁的成熟中年,其中的甘苦只有云洲智能团队自己知晓。海外企业获得美国政府数百亿美金支持,研发无人艇。而云洲智能十年间仅用了十多亿的自筹资金,就研发出了能和国外无人艇同级别的产品,攻破了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协同控制、系统集成、平台设计等关键技术,其研发成本不到国外巨头的百分之一。
业内人士对量子连线说,云洲智能就等于中国无人艇。
云洲智能是国内唯一突破了无人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是中国各大机构海洋无人艇的唯一供应商。云洲参与了去年的珠海航展,其动态演示效果让国内外专业人士都眼前一亮。
04 入驻AI之都合肥
“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参考历史进程”。
云洲智能的成功在自身的坚持不懈,也在于身后中国工业链条的不断成熟。特别是无人艇产业涉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纯自主航行等多个产业的蓬勃兴起。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云洲智能入驻合肥,在珠海和合肥设双总部。
一位投资人对量子连线分析,这属于“产业中的天作之合”。因为合肥已构建了“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基础应用技术+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拥有比亚迪、科大讯飞、长鑫存储等明星公司,集聚了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2000家。
合肥多年布局的AI和工业链条,将会让云洲智能不断研发更多先进产品,并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国内无人艇产业龙头,云洲智能也将带动合肥当地无人艇上下游产业链的成形,产生巨大产业机遇。
近十年,合肥对科技领域的投资稳准狠,高胜率的投出了一批巨头,这是否意味着无人艇领域蕴含着巨大机遇、即将产生新的巨头?
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未来“海洋经济”将会成为我国重要增长点,特别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南方”等概念提出的当下,相信在军事、海洋勘探、运输等环节均有运用的无人艇,将成为重要增长一环。
中国无人艇市场虽还远不及欧美,但发展势头强劲,从 2014 年的 1152 万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47.8 亿元,如今每隔几年就会产值翻倍。
云洲智能团队仅有200多人,而正是这前前后后的两百余人,打造了中国无人艇自己的技术谱系,从无到有推动中国无人艇技术不断发展,直达世界第一梯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