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简阳抢抓农时,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一幅展现雄州大地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铺展开来。
在三合镇斑竹村,几台旋耕式“铁牛”拉着一排犁头整土作业的声音,打破了冬眠土地的宁静。
“师傅,你这地整出来种啥子呢?”
“种早玉米。”
话语间,简阳市三合镇七心联创联盟公司的农机手驾驶旋耕机,踩下油门,扬起“牛鞭子”,一股泥土的芳香从奔跑的“铁牛”犁铧下散发出来,平整的土地蓄势新一茬的播种。据了解,旋耕机作业速度快,每小时可达5亩,且能实现翻、耙、平等多种作业一次性完成,而人工耕地每小时仅能达到0.1亩,旋耕机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土地作业效率。
“铁牛”忙得热火朝天的同时,在一片麦田,适值小麦拔节生长期,随着“嗡嗡”的机翼转动声,简阳市三合镇七心联创联盟公司的操作员操作植保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精准执行飞防任务。很快,农药、肥料从空中喷洒而下,为小麦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无人机喷洒农药速度极快,通常是人工喷洒速度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每小时可达到30亩,并且无人机采用的超低量喷雾喷洒方式,有效减少了农药的飘散和浪费,农药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无人机犹如“空中卫士”既筑牢“虫口夺粮”防线,又守护了绿水青山。
通过“农机+”,三合镇走出一条向科技要产能的新路子,预计小麦产量可达1250吨,油菜产量可达1620吨,同比2024年小春增产600余吨。
三合镇“铁牛”“隆隆作响”只是简阳市推动农机推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场景之一。简阳市农机推广部门从丘区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农民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示范推广工作,找准了适宜浅丘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办法,积极开展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水稻(直播)、花生等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有力促进简阳市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截至2024年底,简阳农机总动力达42.64万千瓦,机电提灌站896座,“铁牛”总数已经超过2.7 万台(套),已注册登记农机专合社30个(其中国家级农机专合社1个,简阳市小湾村兴农文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简阳市六联共兴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市具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415个,全市农作物机耕面积182.84万亩、机播面积68万亩、机收面积78.1万亩,2024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
从“面朝黄土”到农机满地跑,农机化推动生产效率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力畜力为主到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简阳这些不负春光的“老铁”们用勤劳的“铁齿铜牙”,定能开创新“丰”景。
记者 | 曹礼芹
部分来源 | 三合镇
摄影 | 鄢伟
编辑 | 叶雨舟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