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发动居民力量 赋能基层自治 内蒙古康巴什区积极探索“睦邻共治”模式
我是“联户长”也是“连心桥”
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
王学成翻开他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康巴什区悦和社区居民们的意见建议、所需所盼。
广东人王学成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康巴什区成了一名“联户长”。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悦和社区的8274名居民,来自全国27个省市,流动人口占99%,是典型多民族融合聚居的流动人口社区。
流动人口多、中低收入群体多、管理服务主体多,社会治理难度大、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及保障性服务依赖度大,人均居住面积小,是悦和社区遇到的实际难题。
“联户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探索出来的。
在悦和社区,网格员的“下级”帮手就是“联户长”。社区按照“网格提名、群众推选、社区审定”的程序,从本楼栋的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社区能人、居民代表、物业保洁、志愿者中推选联户长。
1名“联户长”联系16户居民,实现所有住户联系关爱全覆盖,做到服务群众横向到边。“我们就是发挥居民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做好社区治理。”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佳说,“联户就是将每一户联起来,成为政府与居民之间最好的连心桥。”
康巴什区悦和社区内张贴的“联户长”招募公告。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联户长”王学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智多星”。他在巡查过程中,总喜欢和邻居们坐下来聊聊家常。一本记事本从薄变厚,又从厚变薄。王学成和其他“联户长”会第一时间为居民排忧解难,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则会向网格长反馈,跟进解决。
合理规划停车位、新增非机动车棚、新增夜间公交车......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金点子”通过“联户长”提出;帮助银发老人使用微信、帮助瘫痪居民购置家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一件件暖心小事组成了共治和谐社区的大事。
悦和社区“联户长”倾听居民诉求。受访者供图
悦和社区“联户长”协同单元长入户走访。受访者供图
“联户长”王学成为社区服务出谋划策。受访者供图
目前,康巴什区分别从每一个街道选取一个社区作为“联户长”工作试点。“联户长”的收入模式尚未固定,还在探索,但是例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做一次基础体检、每季度免费理发一次、每年免费拍摄一张全家福等工作福利已经在悦和社区实行起来。此外,郭佳表示,干得好的联户长积分多,干得少的联户长积分少,每季度都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物质奖励。
“社区的事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它们却是关乎幸福生活的要事。”郭佳说,“作为一个流动人口占大多数的社区,到目前为止,我们连续四年实现了矛盾纠纷零上交、信访事件零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零发案。这三个‘零’是我们睦邻共治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