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南沙区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茶话会上,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透露,南沙区将打造10公里的美丽海岸线,擦亮“广州看海最好的地方”招牌,持续丰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15分钟生活圈”,支持更多首店、首展、首秀落地南沙。各类节日庆典、特色活动将常态化开展,大力丰富夜经济业态,继续升腾城市烟火气,用365天的精彩诠释“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
近年来,南沙区文旅产业发展持续擦亮成绩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创新工作思路,发力布局区内文旅体产业,加速文商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南沙区接待旅游人数接近6000万,较2023年增长105%。
文旅兴则百业旺。南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欧阳健华指出,要让南沙的文旅体市场“火”起来、文旅体产业“强”起来、文旅体经济“旺”起来,努力把文旅体产业发展成为提升南沙竞争力的新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形成南沙文旅体发展“一盘棋”的强大合力。以高质量文旅体产品供给提升南沙城市形象,开启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南沙生态禀赋优良,“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人文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滨海休闲湾区。通讯员 供图
政策驱动激发新活力
多措并举促文商旅融合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新春假期,南沙全区累计接待旅客人数211.94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22.33%。作为2025年新春文旅市场的“湾区顶流”,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在春节期间日均游客近3万人次。其中,超半数为省外宾客,真正实现“邀请全国人民到广东过大年”。
数据增长是市场活力持续释放的体现,是南沙区文旅工作持续优化提升、创造新价值的阶段性成效。过去一年里,南沙区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全方位助力文旅体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创新与项目开发。
在南沙文旅之夜现场,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进行政策介绍。通讯员 供图
就在2025年春节前,《广州市南沙区强信心增动力开新局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并提出开展“邮轮+”“灯会+”旅游消费专项行动。其中,对2025年第一季度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乘坐邮轮出入境的旅客及邮轮工作人员,发放500元每人、总额不超过500万元的邮轮联动消费券,适用于在南沙实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住宿餐饮商户、旅游景点门票等消费。对实名购买粤港澳大湾区灯会门票的旅客,发放总额300万元的灯会专属消费券,适用于在南沙实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住宿餐饮商户消费。
为助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早在2024年年初,南沙区印发《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从引优育强、聚客引流、提质增效、创优评级、促宣推广、守信激励六个方面,给予企业真金白银奖励。其中,单项补贴将高达800万元。
旅游团游客在十九涌进行采买。周志濠 摄
多形式创新将流量变留量
持续刷新成绩单
过去一年里,南沙区文旅体领域的规上企业从2023年的9家增加到16家,涵盖英皇娱乐、埋堆堆等知名企业,并落户首家澳门旅行社;新增国家级3A旅游景区2家;东涌镇马克村获评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霍英东纪念馆、隧道博物馆以及南华珠宝博物馆相继开馆。
推出“食在广州,鲜自南沙”旅游名片,围绕南沙滨海风光、海洋文化、绿色生态、美食风味、人文风俗等,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下简称南沙文广旅体局)深度挖掘南沙旅游资源,推出“鲜海拾贝、鲜潮澎湃、鲜香四季、鲜味随行、鲜动风韵”系列,持续擦亮南沙文旅品牌。
“食在广州,鲜自南沙”旅游名片。
南沙文旅体活动持续刷新成绩单。其中,第十六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内容形式最丰富以及亮点最多的一届,累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500万人次,吸引到场游客近15万人。南沙十八罗汉山樱花节以花为媒,打造樱花主题全域旅游品牌。通过以踏春游园、休闲娱乐、特色集市等一站式文旅体验,16天活动共吸引近35万人次的游客。
南沙天后宫。南都 N视频记者 陈冲 摄
1.5万名参赛跑友迎着朝阳从起点开跑。
草莓音乐节期间,全区累计吸引游客近64.38万人次,同比增长34.12%。通讯员供图。
风暴电音节活动现场设有烟花表演环节。
还举办了南沙半程马拉松、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赛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深中通道南沙线体验活动、湾区校园音乐节、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活动超百场次。联动镇街开展“传承与发展”南沙历史文脉系列研讨会,深挖南沙文脉,推出《南沙的味道》等7本南沙文化研究成果。进一步擦亮南沙的文旅名片。
在产品创新方面,南沙区着力发展“住宿+文旅”“餐饮+文旅”“商业+文旅”等综合业态,串联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节事活动,实现“文旅兴”带动“百业旺”的多赢局面。以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为例,为了接好这波“泼天的富贵”,在满足游客多元体验方面,南沙区文广旅体局推出“馨春假期 璀璨南沙——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主题多日游”系列活动,全域游旅行社推出城市探索游等6条灯会周边游特色主题线路,南沙客运港特别制定“海上看灯会”游船航线等,并联动区内的星级酒店推出住宿优惠礼包等活动。
可以选择搭乘“横档船”或“蕉门号”出海,共赴浪漫的海上看南沙之旅,详情可通过“虎门渡口”公众号或“海上叹南沙”小程序了解。通讯员供图
穹宇露营地。图片来源:东涌发布
在2月12日的南沙区文旅产业务虚大会现场,南沙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除了持续做好做强樱花节、妈祖旅游文化节等文旅品牌外,接下来将更聚焦产品创新,利用蕉门河等资源做好“水”文章,开发更多的特色文旅项目和主题线路,将南沙的滨海风光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来南沙。
企业活力涌动
文商旅体项目多点开花
不难看出,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在政策扶持、文旅融合、宣传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狠下功夫,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赋能。近年南沙区通过引入文旅体产业相关的项目和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为区内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在南沙区文旅产业务虚大会现场,广州齐齐整整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24年正式落户南沙,是香港TVB旗下的一员,主要为大湾区的用户提供粤语影视内容,也为TVB艺人与湾区本地生活达人提供MCN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沙区文广旅体局的关心支持下,2024年埋堆堆综合营收实现了2.9亿元,其中MCN的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4倍。”
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南沙作为湾区之心,文旅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源自香港扎根南沙的互联网文旅企业,我们必然要将自身的业务与南沙的文旅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粤港澳大湾区灯会期间已与区内的企业围绕灯会在海外平台的宣传展开合作,希望未来也能为港澳艺人与南沙文旅紧密联动创造更多机会,助力南沙文旅壮大声量。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通讯员供图
作为扎根南沙多年的企业,广州南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彩云在会上透露,过去一年里,在南沙区委、区政府以及南沙区文广旅体局的指导下,完成了天后宫景区、湿地景区、前锋水乡等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运营,并重点打造妈祖文化交流中心、湿地自然生态、虎门炮台遗址公园、前锋水乡文化、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等几大文旅IP服务于南沙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未来预计投入5.2亿元用于南沙湾片区的项目拓展,提升虎门渡口码头、蒲州花园等经营配套。通过策划融合音乐节等文化主题活动,助力南沙文旅事业多点开花。”罗彩云说道。
乘风而上
助文旅体企业加速创新与项目开发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抓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邮轮游艇深化合作、携手港澳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等新举措,这为南沙文旅体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近年南沙区充分发挥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体开发与协作,全面融入大湾区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大湾区文旅体交流。
黄山鲁森林公园。刘远华 摄
2024南沙高新沙休闲骑行活动。刘伟 摄
俯瞰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印象南沙陈小铁 摄
隧道博物馆内的“中国中铁1号”盾构机,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带来的震撼。吴文伟 摄
南沙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绵长的海岸线是南沙的最独特的文旅资源。依托南中通道及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文旅+交通”融合的魅力也逐步凸显,为境内外游客游南沙创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爱达·地中海”号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运营2个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9550人次。2月5日至22日,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还将迎来8艘次国际邮轮靠泊,春运期间预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爱达邮轮首席执行官刘辉表示,之所以选择南沙作为母港,看重的是这里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便捷的交通配套,能辐射大湾区周边城市。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通讯员供图
俯瞰南沙游艇会。通讯员供图
隶属霍英东集团的广州德天策划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南沙正式成立,公司致力于文化体育领域的项目开拓。自落户以来,携手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先后举办了港澳人士游南沙等多个活动,为粤港澳三地青年人才交流创造了机会。在南沙区文旅产业务虚大会现场,广州德天策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产业协同为核心,引入更多文体产业领域的企业、项目落户南沙,与南沙区文广旅体局携手打造更多优质的活动IP,助力南沙构建多层次的文体融合生态。
当下,从国家到省、市、区,就如何开好局、起好步,着力推动文旅体高质量发展都提出了相关要求,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化旅游体育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南沙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服务好企业,真正急企业之需、帮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坚定不移推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在南沙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方位打造企业友好型营商环境,努力为广大文旅体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家在南沙发展提供新机遇。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 裴越 林翘
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