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其中不乏对其他国家片面甚至错误的报道。当一位法国男子马库斯踏上中国的土地,一切刻板印象与不实传言都在他眼前被彻底打破。他的到来,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马库斯初到中国,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里的繁华与活力,科技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都与西方媒体所描绘的大相径庭。中国充满了未来感,处处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气息,这让他深刻认识到那些不实报道的荒谬。怀着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敬意,马库斯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旅程 —— 重走祖父在上海的路线,并捐赠 618 张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珍贵照片。



马库斯的祖父劳伦斯,一位在 1930 年来到上海经营企业的法国人。他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不仅开启了自己的商业之旅,还在这里组建了家庭。平静的生活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被彻底打破。劳伦斯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暴行,出于对正义的坚持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他拿起相机,将那些惨烈的场景一一记录下来。这些照片,成为了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却也为他和他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军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不断对他进行威胁。他的两个儿子被日军毒害,舅舅回国后也因这段痛苦的经历精神失常。尽管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劳伦斯依然没有放弃记录历史的使命。

多年后,马库斯决定完成祖父未竟的心愿,将这些珍贵的照片捐赠给中国。他的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亲的鼓励。尽管母亲身患重病,急需人照顾,但她深知这些照片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坚信外祖父一定会为这段历史的传承感到欣慰。在与马库斯通话时,母亲最常说的是感谢他的朋友松松和士杰,对他们充满信任,以至于都没有叮嘱马库斯注意安全。



马库斯在出发前并非没有顾虑。网络上的质疑声让他有些忐忑,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来中国牟取利益。但当他踏上上海的大街,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热情的市民们将他团团围住,用最诚挚的方式欢迎他的到来。不远处,民警默默守护着他们,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安全与温暖。

马库斯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些尘封多年的照片,郑重地提醒记者在接过照片时一定要双手戴好手套,这些照片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是不容亵渎的珍贵记忆。他首先来到南京路,手中的照片上,大楼遭到严重破坏,几乎面目全非,窗户被炸飞,墙体千疮百孔,每一处痕迹都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而如今,眼前的大楼焕然一新,繁华热闹,见证着中国的重生与崛起。马库斯激动地看着这一切,他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韧性,曾经被战争摧毁的城市,如今已浴火重生。



随后,他们来到外白渡桥。照片中的外白渡桥,人们在轰炸下惊恐地奔跑,抬头躲避着随时可能落下的炸弹,拍摄这组照片的劳伦斯,也是冒着生命危险。而现在,桥上的车流有序缓行,两侧的人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蹦蹦跳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强烈的对比,让人泪目,如今的繁荣富强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祖国的强大来之不易。

最后马库斯来到四行仓库,这座曾经的防御堡垒,如今依然保留着战争的痕迹。外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和破洞,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场激烈的卫国之战。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带着零食和食物,祭拜先烈,让后代铭记这段历史。通过这些珍贵的照片,马库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时上海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日军的残暴超出了想象。他也更加坚定了决心,要将这些历史事件告诉全世界,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在捐赠照片的过程中,马库斯的朋友就照片数量一事进行了道歉,实际照片为 618 张。目前,纪念馆已经接收了这些珍贵的照片,后续将有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央视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马库斯在接受采访时,郑重地对记者说:“国际上谈论珍珠港等大事件,却唯独没有提到中国人受过的苦难,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 他等待着鉴定结果,期待着最后的捐赠仪式,希望这些照片能在合适的地方,继续诉说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至于未来,马库斯是否会留在中国还不确定。他的母亲曾提到希望他留在中国,而他也会说一些中文,相信如果他选择留下,很快就能融入这里的生活。马库斯和他的祖父一样,都是伟大的国际友人。祖父用相机记录历史,他则用行动传承历史,他们的故事,将成为中法友谊的一段佳话,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