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微商们聚集到玛莎拉蒂旁边拍照发朋友圈是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操作玩法,然而就在最近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疑惑这曾经的巨头玛莎拉蒂真的不再好卖了?玛莎拉蒂不受欢迎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据凤凰网财经转载字母表的消息,“早期晒玛莎拉蒂,后来改晒奔驰大G,现在晒国产新能源就够了。”

作为初代微商,王宏霞朋友圈至今还保留着2016年她与玛莎拉蒂吉博力的合影。但她和那辆车的交集只有短短半个小时。“那是去广州参加品牌的表彰大会后,和几个团队伙伴一起租车拍的,和现在的名媛拼单一样。”

在那个遍地微商的时代,卖断货的聊天记录可以造假,月入百万空口无凭,必须有辆豪车作信任背书,才好拉人头,发展代理。

也正因如此,玛莎拉蒂、宾利和保时捷,一度成为微商最爱豪车。其中,玛莎拉蒂又因颜值更受女性喜爱,且价格适中——入门版车型售价70-80万元,可信度高,成为最受微商热捧的品牌。

2016年,一位卖膏药的微商倪海杉豪掷800万元,一次性买了11辆玛莎拉蒂奖励给代理商和员工。这件事在当时被媒体报道,获得了不少关注,更加深了微商与玛莎拉蒂的联姻关系。

从2018年,玛莎拉蒂的销量开始下滑。

销量陷入萎靡的同时,玛莎拉蒂旗下的车型售价也已不再坚挺。在 2013 年以前,玛莎拉蒂旗下入门版车型的售价就没有低于 200 万的,到了 2016 年,价格大幅跳水,最低已跌破80万。

作为圈层社交的重要入场券,有钱人买豪车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当价格门槛降低,玛莎拉蒂曾经专属的财富光环随之黯淡。

就连在微商群体中,玛莎拉蒂的地位也开始下滑。


二、巨头玛莎拉蒂真的不好卖了吗?

在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曾经风光无限的玛莎拉蒂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甚至传出连微商都嫌弃它的说法。微商群体对于汽车的选择往往有着独特的风向标意义,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深思,玛莎拉蒂这个汽车巨头难道真的不好卖了吗?

首先,微商群体对豪车的偏好从来不是单纯的产品选择,而是精准的营销策略。这个群体曾将玛莎拉蒂总裁、保时捷卡宴、奔驰S级并称为"微商三宝",本质上是基于这些车型在2015-2018年间形成的强大符号价值。玛莎拉蒂彼时凭借"三叉戟"LOGO、法拉利同源发动机的营销话术,成功塑造了"百万级豪华轿跑"的稀缺形象,完美契合微商群体需要的身份象征需求。玛莎拉蒂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之一,在过去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卓越的性能以及深厚的品牌历史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主力,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对于这些新兴消费者而言,传统的豪华汽车可能不再具有同等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面对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时显得相对保守。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崛起,是玛莎拉蒂面临困境的另一大原因。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玛莎拉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转型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其在新兴市场中失去了竞争力。

一方面,玛莎拉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其产品线的更新速度缓慢。与竞争对手相比,玛莎拉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选择相对有限,且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亮点。这使得玛莎拉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难以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玛莎拉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品牌形象建设也相对滞后。尽管玛莎拉蒂已经宣布了自己的电气化战略,并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车型,但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仍显不足。消费者对玛莎拉蒂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使得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第三,当前,整个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期。除了前面提到的新能源趋势外,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车联网服务的发展以及共享出行模式的兴起,都在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固步自封,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并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具体到玛莎拉蒂而言,虽然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技术积累,但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那么即便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牌也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长期来看,站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口,玛莎拉蒂的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其需要完成的不仅是电动化产品的追赶,更是整个价值创造体系的重构:从供应链端的电池技术布局,到研发端的智能系统开发,再到用户端的数字化服务体验。正如苹果颠覆诺基亚不是靠制造更好的功能手机,新时代的豪华车竞争注定是生态系统之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