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2月19日,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与往年相比,会议现场安排9名政协委员发言,聚焦“医疗健康”议题建言献策。其中,既有普及高发癌症筛查、试点“无陪护病房”、建立干细胞资源库等针对性建议,也有构建医疗大数据体系、强化人工智能赋能、畅通产业融资渠道乃至优化医院周边交通管理的跨界建议。
不少委员认为,“医疗健康”这个“关键词”展现了广州市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盯广州所需、落实百姓所盼。
2月19日,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建立广州公共干细胞资源库,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发展。”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易灵敏表示,干细胞因其超强的再生、修复能力为大量难治性疾病带来了希望,提取干细胞最理想的来源是胎儿出生时的脐血和脐带,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临床试验最理想的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来源。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莺提出,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和设施保障乏力,如基层医卫机构药品目录与大医院目录不统一,品种不齐全,影响病人在基层就诊的意愿。周莺以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就医为例,指出政策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不低于90%,而精神类门诊用药绝大多数为非基本药物,患者难以就近在镇村医卫机构获取对症的药物。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法丞汇俊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桂芬建议,确立“以患者为中心”思想,打通临床治疗、康复护理、日常照护三个环节,将日常照护纳入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早日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陪护难题。同时,卫健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和医保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包括业务培训、服务费用在内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无陪护”病房的有序运作。
“增强产业引导基金投入力度,政府按上年引导基金对外出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投向生物医药产业。”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成建议,多管齐下,发挥“加减乘除”效应——在招引渠道上做“加法”,在机制门槛上做“减法”,在平台建设上做“乘法”,在决策之忧上做“除法”,推动产业与资本同频共振,助力广州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
广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贻伟强调,2025年,广州市政协紧扣“健康广州”建设深度协商,在2024年的基础上,把医疗健康专题协商往前延伸一层、拓展一步,为建设健康广州持续发声发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