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清是新中国开国上将,曾在淮海战役中建立过重大功勋,而1958年,作为广西省政府主席的他,曾在会议上提出:要将广西的省会迁至柳州。
毛主席得知后,以极其幽默的口吻反问道:难道新中国的首都要定在兰州?
韦国清为何想把广西的省会定在柳州?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广西由来
对广西进行行政区域的最早划定可以追溯到秦朝,那时这片有诸多崇山峻岭的地区,大多都未经开发,只是统称为岭南地区,包括今天的广东与广东的大部分地区。
而广西的前身岭南西道,在唐朝灭亡至北宋建立这百来年的时间段内,其治所就是设在南宁,而到了宋朝,这岭南西道更名为广南西路,这便是广西的最早由来。
进入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各国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崛起,相继进行殖民侵略,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自从大革命后,通过上百年的发展壮大,逐渐积聚了雄厚实力。
十九世纪末期,他们用坚船利炮占据越南,企图以此作为跳板,撞开中国的西南门户,而清朝老将冯子材颇有民族气节,带领广西人民奋力反抗,取得镇南关大捷。
但腐朽的满清统治者依然迫于压力,与法国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让殖民者在中国西南门户上撕开了一道经济掠夺与文化渗透的口子。
面对这种情形,原本作为广西首府的桂林因位于广西北部,显然无法承担抵御外来入侵的重担,在清光绪年间,广西提督数迁治所,最终选择了南部的南宁,当时选择这里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防御而考虑的。
南宁这个地方毗邻北部湾,在清末时期成为首个内陆开埠口岸之一,对于发展海洋经济极为有利,而且还是当时整个广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
此外,明清两代所一直延续的“改土归流”政策,使得南宁这个地方早就摒弃了散乱无序的流官治理的政策。
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了统一管理后,原本贫瘠不堪的山区,也变成了丰沃整齐的梯田,农业经济发展地十分迅速。
满清灭亡后,中华大地进入军阀林立的混乱时期,广西也不例外,盘踞桂林的沈秉堃和王芝祥与广西提督陆荣廷存在深深隔阂,双方为首府设在桂林还是南宁争执不休,明争暗斗,最终还是陆荣廷拳头过硬,还是让南宁成为了广西首府。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将钦州最后一股国民党军队歼灭殆尽,标志着广西境内全面解放。
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却是在建国九周年之际,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历史机缘呢?
自治区成立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自1952年桂西僮族自治区成立以后,我国对于少数民族行政治理获取了很大的经验。
而次年的一场针对广西地区的人口普查,让中央了解到壮族同胞在整个广西地区有六百多万之众,针对这个特点,中央经过缜密研究商议,决定按照民族自治的原则,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在1956年提上日程。
中央的倡议下来后,在广西各级政府干部与人民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围绕三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经过广西政协的一番激烈探讨,最终提交给全国人大,全国人大针对广西群众的意见,最终在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在成立前夕,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本的“壮族”被写作“僮族”,但周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僮”自在语义上含有“仆人”之义,如今是新社会,在使用这个字显然不合时宜,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将“僮”字改成了“壮”。
开国上将韦国清成为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首任“一把手”,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作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对于家乡一直保持深厚的感情,而且在自治区成立之前,还发生过一件趣事。
1958年1月,毛主席亲临广西视察工作,期间参加了南宁会议,会议间隙,韦国清提出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决定,那就是要将广西的省会迁至柳州。
韦国清给出的理由是:柳州工业、文化等基础设施完备,无论是工厂还是学校,都存在一定的规模。
其实,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止韦国清一人,早在他之前,时任广西省委书记的张云逸就曾谏言,鉴于南宁交通设施落后,通讯条件也很疲弱的弊端,建议将广西省会迁至柳州。
当时毛主席就斩钉截铁的回答:路是可以建设的,甚至飞机场都能建造出来。
时隔七年,韦国清再次提出将广西省会迁至柳州的想法,毛主席的态度依然很坚决,他还半开玩笑地对韦国清讲:按照你的这个说法,首都都可以迁到兰州!
其实,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是有着极其深邃与长远眼光的,正如前文所分析过的那样,南宁在军事战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靠近北部湾的广阔海洋外,它还距离越南十分地近,对于我国的海防建设讲起着重大和关键作用。
此外,从地形上看,南宁地势开阔,面积广大,而且水运便捷,有利于现代化的发展与开发,而柳州则主要以喀斯特地貌居多,不是很适宜的!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