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留言谈谈SUV,铁流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只是给大家提供些选车思路。

选SUV和轿车一样,还是看安全、环保、动力,以及天窗、物理按键、门把手、颗粒捕捉器等要素。


先说安全

根据美国的数据,同级的SUV比同级轿车安全,同样是轿车或SUV,车辆越硬,尺寸越大越安全。既然是选SUV,很显然就是奔着空间去的,因而有条件的话,选择中大型SUV。


看车企在官网发布的白车身信息,查看PHS、UHSS、AHSS等钢材的比例,查看安全气囊的数量,看中保研、中汽研测试。如果是全球车型,可以看美国IIHS测试和欧洲Euro NCAP测试。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全球车型。

至于车身结构设计,这个太专业,即便是官网上有图,但由于图片太简略信息太少,专业工程师也无法从一张网图做全面分析。不过,一般来说,像沃尔沃、凯迪拉克这些品牌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最深的。国产车来说,一般新平台的结构设计比老平台先进。

再说发动机和变速箱

SUV和轿车有些不同,廉价轿车默认是城市代步,SUV则默认有轻越野需求,即便是城市拉货,五菱宏光这种面包车的性价比远远超过SUV,没必要花更多的钱买SUV。

考虑到SUV比轿车更重,风阻更大,因而对车辆动力的要求就更高,轿车城市代步可以选自吸发动机,就SUV而言,如果是2.5L的自吸发动机也算的上堪用,比如马自达的2.5L发动机有196马力,如果是小排量自吸的话,在一些场景可能会面临动力不足。

因此,在发动机选择上,可以考虑2.0T的涡轮机,功率基本都在230马力至260马力。变速箱求稳的话,还是选MT或爱信AT。喜欢加速快,动力猛,基本上不堵车,跑高速居多,也可以选择湿式双离合。不过,如果经常堵车,基本是城市蠕行的话,双离合变速箱容易坏。

再说环保。

环保最简单的就是看是否有沥青和回收棉,另外,一个座舱里几十公斤塑料、皮革,还有各种油漆,正所谓无醛不成胶,无苯不成漆,各种有害气体防不胜防,完全看车企的良心。

必须说明的是,国标在车内气体方面比较水,而且这个标准是指导标准,而不是强制标准,测试也是在25摄氏度的条件下测试,夏季暴晒,车内温度可以到60度,各种有害气体挥发必然超标。此前,懂车帝做过夏测,60款车中,只有两款车的甲醛合格。


国标之所以一直不是强制标准,早年是因为国内汽车工艺落后,标准定严格了,影响本土汽车工业发展。但现在依然不制定严格的强制标准,根源是利益集团在阻挠,不愿意搞强制标准,不愿意把测试条件设定的更加严格。

网络上自媒体的检测可以做参考,但不能作为金科玉律,毕竟很多测评设备和检测方式都不专业,不少测评也是充值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车企或官方机构背书,比如沃尔沃,比如红旗,沃尔沃长期深耕这个领域,红旗则是官车,一汽在这方面比私企会更有底线。


再谈谈一些小细节。

比如天窗和天幕,其实是车企为了获取更大纵向空间和节约成本的产物,夏天晒,冬天冷,还增加漏水的风险,是典型的华而不实的设计。

又比如颗粒捕捉器,这是环保政策下的畸形产物,能不选就不选,实在没得选,那就选择没大规模堵塞前科的车型。

还比如隐藏式门把手,虽然显得更加新颖,但会带来安全隐患,常规门把手稳定靠谱。

再比如物理按键,物理按键长久耐用,可以盲操,新势力把按键取消,把功能集成到屏幕的二级菜单里,其实就是为了节约成本。


最后谈谈车。

因为铁流只看油车,就只谈油车了,还是从销量榜说起。


从1月销量上看,油车非常强势,车企中吉利很强势。

根源有两点,一是吉利去年年底完成销量预期后隐藏了部分销量,今年年初放出来,这样实现开门红。二是2025年国补、省补政策不明朗,在1月份,电车的潜在购车者在等补贴政策。



从销量上看,油车排第一的是星越L,星越L是典型的水桶车,各方面都很均衡,在当下是标杆车型。在安全方面,借鉴了沃尔沃的经验,之前一个事故,星越L被夹击,车主夫妻幸存。

在环保用料上是水性阻尼和原生棉。缺点是油耗略大,以及全系标配天窗和颗粒捕捉器。不过,这个级别的SUV油耗都不低。由于卖得好,加上有国补的因素,吉利给的优惠变少了,等于是变相把国补吃掉一部分。

博越L可以视为是星越L的青春版,缩水是很自然的,水性阻尼材料换成了沥青,发动机从2.0t换成了1.5t,而且这款1.5T发动机从研发到装机只用了2年时间,研发和验证周期太短。如果要在博越L和星越L里面选,基于求稳的心态,不建议买博越L,有条件咬咬牙,直接上星越L。

不过,减配是吉利的传统技能,每一次改款都是减配降价,这个是吉利4S的售后人员告知的,买吉利前要有心理准备。其实,这也是国产车的基本操作,大家都这么干。


排在第三的是长安75p,长安的车在底盘、钢材和环保用料方面比较一般,当年懂车帝那哈佛H6和长安75p双车对拆,结果暴露出长安用料不如长城,视频被投诉下架。长安的发动机有虚标前科,蓝鲸发动机被网友调侃是“长虚鲸”,铁流对长安印象一般,不会考虑买长安的车,因而没有太过关注这款车。


只知道第四代长安75p的发动机用了500bar,大众最新的第五代EA888也是500bar,友商一般是350bar,最值得称道的是第四代长安75p没有颗粒捕捉器,是少有的不带颗粒捕捉器的涡轮发动机。


排在第六的是瑞虎8,瑞虎8其实是一个大箩筐,分为瑞虎8、瑞虎8plus、瑞虎8pro、瑞虎8L四款车型,瑞虎8、瑞虎8plus、瑞虎8pro是第一代平台,瑞虎8L是第二代平台。瑞虎8plus刚刚经历换代,把热成型钢比例提升到20%,等于是第一代的平台的结构设计,第二代平台的钢材用料,可以视为1.5代。

虎8、虎8Pro环保用料和钢材用料都落伍了,不建议买。

四款中瑞虎8L最优,但也最贵,其次是瑞虎8plus,环保用料上和虎8L一样都是水性阻尼和原生棉。瑞虎8系列建议直接买2.0t的发动机,这款2.0T发动机动力强劲,且至烧92号油,全系标配颗粒捕捉器。虎8L的变速箱是自产8AT,尚未经过时间验证。

奇瑞现在被新势力的设计带篇了,比如虎8L、虎8plus都是隐藏式门把手,物理按键变少了,中控都学特斯拉搞一个大屏,虽然看起来是跟随主流了,但真没老座舱实用。虎8L全系标配天窗也是一个问题,最低配无天窗不排产。

对于奇瑞,有一个隐忧,那就是一些小零件的品控问题。奇瑞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比同价位的友商只强不弱,而且新款还升级了车机、中控大屏和内饰,很让人怀疑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不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了,比如小零件换成了杂牌,防锈工艺简化等,加上奇瑞被曝出工资低、压力大,工厂工人流失快,品控方面估计很难有大改观。


日系基本上是沥青和回收棉,而且大部分是脆皮,安全和环保都一般,当然,马自达和斯巴鲁是日系中的另类,可惜太小众了,从安全和环保角度,不建议买丰田、本田、日产的车。

大众最新的车型热成型钢占比20%-30%,使用水性阻尼替代沥青,但依旧是回收棉。老车则是沥青和回收棉。

大众的干式双离合曾经暴雷,虽然现在可靠性比以前强,但从原理上讲,干式双离合可靠性不如AT和湿式双离合,如果求稳求耐用,且基本上是城市代步的话,大众干式双离合的车还是规避一下。

法系在环保上做的不错,现在的法系库存车性价比高。在选择时注意,必须找懂行的人查看车况,必须是成都工厂制造的车,新工厂用的是新设备、新工艺,武汉老工厂的车型不少还是老生产线,用的是沥青,比如508L用的就是沥青,低端的408基本上国产化了,用的也是沥青。

成都工厂的部分车型是直销欧洲的,符合欧标,比如凡尔赛C5X,在环保方面算是不错了。不过,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工程师告知,凡尔赛C5X当年是不错,现在已经过时了,因为没有销量,后续改进已经摆烂了。在Euro NCAP测试中,C5X只拿到4星。


法系小毛病多,一些设计对日后维护保养考虑不足,维修和保养比德系和日系车麻烦,必须找法系专修,一般的修理店不一定会修,很可能会越修越坏。法系还有发动机烧机油、漏油的老毛病,虽然现在改进了不少,但天知道有没有彻底治愈。

法系车强调格调,外形设计确实漂亮,但代价就是车内空间也比同级的国产车小。特别是在当下法系在国内市场已经日落西山的时代,除非是具备汽修知识,喜欢驾驶乐趣,对法系有情怀的老司机,一般人买法系千万要慎重。

美系车其实是合资车里用料最良心的,有多款符合美标的全球车型,可惜国人只看省油和大屏幕,不看安全,这些车往往卖不好。SUV里性价比高的是昂科威,昂科威plus是中国版,昂科威S是美版,昂科威S底盘更好,后悬是五连杆,昂科威plus车内空间更大,后悬是四连杆。昂科威和君越一样,都是水性阻尼和原生棉,至于车内皮革、塑料、涂层释放的有害气体指标,就无从而知了。

留言里新疆网友让铁流推荐车型,铁流自己也是半桶水,之前的内容只描述一般印象,推荐车是真不敢。

不过,大方向上,可以给几个建议作参考,一是买油车,人在新疆就不要考虑电车了,就买燃油车。二是选四驱,经常有雨雪冰冻天气,路况一般或有越野需求的话,可以考虑加钱上四驱。剩下的就看当地租车公司里,什么车受欢迎,当地哪款车保有量高,4S服务好,维修保养廉价方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