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讲过一个故事:

楚国郢都有个人,在自己鼻尖上沾了一层白垩灰,薄如蝇翼。他的朋友挥动斧头,朝他鼻尖砍去,只听呼呼生风,顷刻间,鼻尖白灰尽去,郢人却毫发无伤。

这个小故事衍生出两个成语:运斤成风、郢人斫垩。比喻高超的绝技。

其实,中国历史上表达技艺超群的典故还有很多,吕布辕门射戟,卖油翁钱孔滴油,养由基百步穿杨,包括上学时背过的《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但中国人不大说技术,而说手艺,就是因为长期劳作,对特定对象形成的一种操作感、分寸感、手感以及质感。

就像庖丁解牛,眼中无牛,心中全牛,解牛不用眼,“以神遇”,感受到牛的每一处间隙,能做到“依乎天理”,游刃有余。一把刀用了20年还跟新买的一样。

90年的“海胆”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周杰浩,但大家都欢喜叫他海胆。


海胆有一手绝活,他的木旋手艺,在全国范围的业内都是属于顶级的。

木旋,民间也叫车木,车是一个动词,是一种针对木材进行的旋切工艺。简单讲,就是将木材旋转起来,木工师傅用车刀对木材进行切削,做出造型。



海胆现在一门心思做器物。只做器物。



工作室搬到龙坞茶镇后,海胆越发潜心创作。原先工作室在城北,家具也做,器物也做,特别杂。他想,这样无法沉静下来。


“日本匠人做一件事情,起步就是十几二十年甚至几代人,很夸张。”海胆说,“我倒没那么虔诚,没到那种程度。”


海胆念的是浙工大工业设计本科专业,木工活是在国内最早的一家MyLab木工俱乐部学的,他也是最早的一批学员。

他什么都能做,最厉害的是木旋。

“用车床,旋转,以刀切削,有点像一种动态雕塑,类似陶艺拉坯修坯。”海胆说。


木头是有生命的,不像金属,车金属的话是没有方向的,木头有其纤维纹理,横着车,竖着车,皆不同。木头又分软硬,根据干湿度不同,干料硬,湿料软。

“有时候我会故意用湿料做,做好后让它自然形变,追求某种天然的美,这很妙,你不知道你将获得什么。”

海胆也擅长做家具,桌子、椅子、盒子、柜子,工业设计出身,天然对造型比较严谨,能够严格把握尺寸。

好的木工师傅,料不能接,差一点,榫头就接不上了。手艺的高低,在毫厘之间。

“做家具枯燥一些,设计的时候和完成的时候算是比较开心的,但做的过程比较枯燥。而且做家具这条赛道太拥挤了。”海胆说,“做木旋就不一样,全程都开心!”

说到木旋,海胆眼里有光。


海胆的作品很耐看。

比如这几件造型抽象的摆件,多数人第一眼都以为是雕刻出来的,实际上他只用了一个木旋工艺——偏心(off center)。难度极高,要变换十次轴心,横竖正反,第一次做,就花费了一个多礼拜时间。




这是他跟一位法国木旋艺术家学的。

“偏心这个工艺,做复杂的器物是没有容错率的,车错一刀就废了。”

另外一个摆件,像一个大陶罐,整木掏空,难度系数极大,要掏空这么大一块整木,杠杆力臂需要特别长,刀架伸不进去。



海胆专门订做了一把1米36的车刀。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现成的。


红鼻子杯是海胆的女朋友阿树设计的,可爱极了,拿它喝酒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可爱的红鼻子。




木旋加上大漆工艺,是海胆和他女朋友现在的主要创作方向。

“现在我主要做木胎,阿树做漆艺的部分,她蛮有天赋的。”海胆夸自己女朋友,脸上一阵害羞。


大漆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源远流长。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也就是说,几千年前,山东、甘肃一带就多种漆树,远古人们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

“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夸赞的都是漆器。

大漆工艺也有“国漆”之誉。

中国的能工巧匠又将漆艺发挥到了极致。




单色大漆就叫,素髹,具有均匀的平光亮。每次上漆都要刷很薄,很均匀,最简单做一副筷子,也至少要上十一道漆,每一道上完,时而一两天,时而一两周,晾干后,再上一层,周而繁密。


“有颜色的漆,特别要慢慢干,控制湿度,不然颜色就灰暗。贴金银箔,等干就要更久,天冷干得更慢。”

器物里面,食用器又是相对较难的。因为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器物,会损耗。要耐用,工艺自然比普通摆件要难。



▲photo by 樊锦食

斗笠纸纹杯,直筒纸纹杯,阿树融入了裱纸工艺。






先木旋出一个杯子造型,一个胚子,先固胎,再划灰(填孔),刷漆,裱布(这两个杯子用的是宣纸),再固一层,还洒了一层锡粉,使其木器具有了金属的银闪感,又有宣纸的纹理。

这个杯子整整做了两个月。



“做大漆就是这样,到后面已经不计时间成本,干了,上漆,干了,上漆,反复如此,相当磨人。”

上完大漆,器物会被安置在一个荫房里“等干”。

荫房,是海胆用养植物的温室改造的,要有温度和湿度控制。


生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裸露在外的皮肤肿胀,奇痒难忍。

一开始做大漆,海胆也过敏,最严重的时候,肿得像猪头一样,奇痒无比。做久了,如今早已脱敏,现在上漆甚至不用戴手套。和生漆和谐共生了。


生漆就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汁液,不像塑料,是化工生成,生漆是属于原生态的,从自然而来。

大漆和木胎是绝配。



有哪些优点呢?抗酸碱,耐腐蚀,抗菌,哪怕跟清漆比,像海胆做的咖啡滤杯,放在洗碗机高温洗都没问题。

“相同的薄厚度,任何其他材料都不如这个柚木大漆咖啡滤杯保温。”



▲photo by 樊锦食


木胎漆器和陶器比,重量更轻便,比如海胆做的冰淇淋碗,也是比其他材质更不容易融化。




大漆的运用,当然也不止木材,还可以跟许多其他材料结合,比如陶胎、金属胎、脱胎、布胎、纸胎,甚至橘子皮,都可以上大漆。


龙坞的这个园区里,全是手艺人,有做布艺的,有做陶艺的,铁艺的,茶艺的,花艺的,这些手艺人或许一辈子都成为不了富翁,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消逝的光阴像海胆木旋车出来的木屑,散落,无踪,但这些人常使我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1.咖啡滤杯,柚木大漆,优享价680元/个;

有3个现货,其他预订45天。


2.铃铛杯,榉木,金箔,大漆,可以挂在脖子上,像一个铃铛,走到哪喝到哪,可以喝茶,可以喝酒,大有魏晋风度,优享价780元/个。

预订45天。


江浙沪包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